他們不僅沒因此心生羞愧而及時收手,反而還把余慶老爹的善意當成了理所應當,把樓道當成了會“自動”變干凈的垃圾桶,變本加厲地往門口堆放垃圾。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對門鄰居日復一日地傾倒,余慶老爸日復一日地清理,日子竟是就這樣“和和氣氣”地過了下去。
余慶說服不了他那個頭鐵的老爸不去當爛好人,又擔心和對門的無賴鄰居糾纏會給家里惹上麻煩,也就一直忍到了現在。
再說他老爹在人前吃虧也不是一次兩次,余慶早就習慣了。
如果是以前,他只會對著那堆垃圾在心底暗暗地咒罵鄰居無恥、老爹失智,然后忍氣吞聲地回到自己家里。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我現在可是好人啊!”
余慶運足了體內運轉的靈氣,重重地拍響了鄰居的大門。
“開門啊!”
“你有本事倒垃圾,有本事開門啊!”
余慶把門拍得震天響,語氣極為不善,態度很是囂張。
如果有不明真相的人看到這副場景,肯定會把余慶當成上門催討高利貸的地痞流氓。
這就是他要的效果。
有的時候,還真就是嗓門越大就越有“說服力”。
他老爸就是因為跟誰說話都和聲和氣,一看就像是個好欺負的老實人,才會屢屢被對門的無賴鄰居看輕,講的道理也被人完全無視。
這樣做果然有效。
不過是幾秒鐘功夫,鄰居的門就被余慶敲開了。
“呵!”
“總算知道出來了!”
余慶臉上掛著冷笑,心中壓抑已久的不滿馬上就要爆發。
然后,在余慶那絕對足夠嚇壞小朋友的兇厲目光中,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畏畏縮縮地從門縫后面探出了頭。
“額...”
望著這個一臉慫相的小屁孩,余慶身上那股子努力演出來的社會人氣勢頓時弱了三分:
“那個...”
“你爸媽呢?”
可能是因為他年紀尚小,也可能是因為我國的義務教育過于優秀,這個小男孩一點都沒有繼承他父母的彪悍和無賴,反而顯得十分斯文,甚至有些怯懦。
他說話時都不敢抬頭看余慶那張滿是慍色的黑臉,嘴里冒出來的聲音更是細若蚊蚺:
“我...我爸媽出去買東西了,現在還沒回來。”
“還沒回來?”
余慶的聲音稍稍緩和了一些。
他雖然在好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終究還沒不要臉到能放下身段欺負小孩子的地步。
“那這樣吧...”
余慶指了指門外堆著的幾個垃圾袋,一臉“微笑”地對那小男孩說道:
“這幾袋垃圾都是你爹媽扔的,你應該知道吧?”
小男孩望了一眼樓道里堆放的垃圾,一臉緊張地答道:
“知...知道。”
“知道就好。”
余慶臉上的笑容變得更加“和藹”:
“亂扔垃圾是不對的,你也應該知道吧?”
“知道的話,是不是就得及時改正錯誤呢?”
“這個...”
小男孩猶豫片刻,小心翼翼地說道:
“老師教過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能亂扔垃圾。”
“但是,爸爸說...”
“說什么?”
余慶挑了挑眉頭。
小男孩一臉無辜地回答道:
“爸爸說對面有個傻瓜每天都會幫我們倒垃圾,所以扔在樓道里也不會破壞環境。”
“家里有垃圾的話,直接丟在門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