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紫電’當作師門信物留在身邊,又把‘青霜’當作禮物送給你和你的父母,希望能借此聊表謝意。”
“也就是說...”
余慶終于聽懂了李悟真的意思:
“這柄‘青霜’神劍,其實一直都在我家?!”
此時,余慶的心情已經咯噔一沉:
一把三寸小劍,在靈氣復蘇之前也不過只是件毫無用處的“小工藝品”。
這樣的東西要是放在他家,再過去接近十八年的時間...
那還能找得到嗎?!
“是的。”
李悟真點了點頭,又頗為感慨地說道:
“那柄‘青霜’劍,我在十七年前就送給你了。”
“那時我是落魄乞丐,你是懵懂幼兒,而那紫電和青霜也只是兩把毫無神異的小物件。”
“誰能想到...”
“如今我是已入先天的修士,你是仙途廣大的天才,那紫電和青霜也擺脫了寶劍蒙塵的命運,各自發揮了出了它們應有的威能。”
“如果真的‘冥冥中自有天數’,我想...”
“你一定能找到青霜。”
“我明白了。”
余慶咬了咬牙,馬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不遠處坐著的余積善和王秀芬身旁喊道:
“爸!媽!”
“你們還記不記得,李叔他當年走之前送你們的劍?!”
“劍?”
“什么劍?”
余積善一臉發懵地問道。
見到老爸那一無所知的表情,余慶的心就猛地涼了半截。
他只能壓住心中的焦急,手忙腳亂地在余積善和王秀芬面前比劃著:
“就是個看起來像小工藝品、大約三寸長短,上面有很復雜的花紋的一柄小劍!”
余積善仍舊毫無反應,王秀芬卻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劍...”
“這說的是不是那把...”
王秀芬一拍腦袋,就把記憶深處多年前用來數落余積善的話給順口說了出來,
“看起來花里胡哨好像有點值錢,但是金店和典當行看都不看一眼,賣不出去留在家里削水果都嫌費勁,什么用都沒有就想抵我兒子幾個月奶粉錢的小破劍?”
“......”
直到順暢地罵完一遍之后,王秀芬才猛然想起:
那個以前被她用來當吵架素材的落魄小道士,現在可都已經成了走路帶風的大人物了。
“咳咳...”
她老臉一紅,又對李悟真連連道歉:
“對不起啊,小李。”
“我就是一時嘴快...”
“不要緊。”
李悟真很灑脫地搖了搖頭。
他能理解王秀芬對他的那種揮之不去的“敵意”:
當年余家生活也困難,王秀芬只能勉強攢出孩子的奶粉錢。
在這種情況下,她卻還得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無親無故還特別能吃的流浪漢賴在他們家白吃白喝。
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無法理解、且難以原諒的事情。
相比之下,反倒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余積善比較不正常。
但是...
李悟真暗自笑了笑:
如果余積善也是正常人的話,那他們家恐怕不會有今日的緣法。
這很可能就是古人常說的,冥冥中自有天意。
但是,天意這說法太玄乎。
李悟真其實是不怎么信的。
相比于那不可捉摸的“天意”,他更相信的是——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任何事物都處在因果聯系之中。
所以...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