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田玉則是地地道道的國產貨,而且只有這一個地方有,別的地方是想要都沒有啊。
和田玉開采了幾千年來,十分受到國內人的追捧,但是目前來講我們的和田玉開采還沒有緬國的翡翠開采技術成熟,一方面是因為歷史久遠,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上面提到過的這和田玉有著獨特的外形和特質。
我們的和田玉一點都不輸于緬國的翡翠,古代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就是用和田玉做出來的,而且古代君王的玉璽,很多也是用和田玉做出來的。
白寧一邊看著眼前的玉料,一邊整理著腦海里面有關于和田玉的知識,白寧雖然對著和田玉見得不多,但是從理論上的角度來說,白寧不輸給在場的任何一個人。
白寧因為有強大的大腦和別人沒有的系統,所以只要是他看過的,他聽過的,他知道的一些資料,就全部能記在心里,不會忘記。
盡管如此,白寧看起來這些料子依然是有些吃力,他沒有見過,而對于這里面其中的幾塊料子自己又有些拿不準,所以這樣的話自己只能根據外皮和里面的玉肉來判斷了。
他先看向了整個玉料的形狀,這根據玉料的形狀來看的話,這和田玉料一般分為分為子玉、山料、山流水和戈壁料這幾種類型,一般情況下見到的山料是最多的,而戈壁料是最少的,而采玉人一般采到的玉就是山流水和子玉。
因為這山流水一般是那些礦上面的和田玉原石經過風吹、日曬、雨淋,甚至是泥石流,然后又經過了風化效應,導致這些原石從附著在原來的礦山上面直接崩落下來,落到了山下面或者是河水的附近,然后被風力或者是河水的力量,搬運、沖刷到了河流的中游或者是下游。
這樣的玉石一般情況是成熟期比較短,還沒有來得及經過后期的自然變化,就給人們發現,這些玉石一般情況下個頭很大,表面的棱角還在,通常都是重幾百斤到幾噸不等
這樣的玉石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離產出來它的礦很近,一般順著上游去找,應該能找到礦脈。
根據白寧知道的知識,再結合眼前的情況一看,白寧的心里面有點數了,這應該就是和田王來判斷這附近應該有礦,而且是在他們之前的一個廢棄礦的附近的依據吧。
他看著面前的這幾塊大的,又看看那幾塊小的,他猜測,這應該是因為流水把大的原石沖刷下來,在沖刷的過程中,大的原石分出去了幾塊小的原石,然后這些全部都被采玉人抬回來,所以他推斷這塊幾個石頭應該就是山流水沒有錯了!
而且看到這大大小小的石塊上面還有水流沖刷過的痕跡,應該就是山流水無疑了。
“這幾塊料子是山流水吧!”白寧用著確定無疑的語氣對著周如海還有哈的江說道。
在他這里,他認為沒有問題的東西,就不能用著不確定的語氣說出來,白寧相信自己的判斷。
周如海和哈的江兩個人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后哈的江對著白寧問道:“你為什么這么確定這就是山流水呢?而不是子玉或者是山料和戈壁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