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道:“施主認為什么是善?”
“幫助人就是善吧。”李雪瑛道。
“什么程度的幫助是善?”方正再問。
“當然是越多越好了。”李雪瑛理所當然的道。
方正搖頭道:“貧僧并不這么認為,每個時代,善的定義都在變化。貧僧說的或許不對,但是貧僧認為,一個人不做對社會有害的事情,不去損人利己,就是善。如果這個人能夠幫助別人,則是大善。如果這個人可以為社會做些事情則是更大的善。”
“這個我理解,可是跟我說的越多越好,有關系么?”李雪瑛納悶了,她覺得她犧牲自己的全部金錢去行善,怎么著也是一個最大的善了吧。
方正笑道:“施主,貧僧并不主張犧牲自己的善,貧僧認為,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人生目標追求的情況下,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人的善,才是真的善。否則為了幫助別人,自己喪失了一切,甚至變成了需要被幫助的對象,這只會讓社會不斷退步,而不是進步。
你砸鍋賣鐵,將一切都砸了進去,一無所有,再去努力打工賺錢并非是一件好事。或許你的身價高,賺錢快,但是同樣的,你用錢的地方也多,也大。
每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能力不同,他們行善的角度也不同。例如你,你是國際大明星,單純的捐錢或許你比任何人都多。但是那效果真的好么?
幫助貧困的人,可以幫助他們物質的,也可以幫助他們精神的。
如果可以,貧僧希望你賺更多的錢,然后用來拍出更多的好電影,精神上的拯救,有時候比物質上更重要,同樣的錢,你可以選擇捐出去幫助固定的少數人,也可以選擇拍電影,幫助無數的人。如果你沒錢,你拿什么去拍這些?將一切交給資本,那么你就無法主宰命運,選擇去拍什么。
當然,貧僧說的并非絕對,面對一些急需金錢救命的人,他們還是排在前面的。畢竟,人活著,才能去思考精神上的追求。”
“我有點懂了……”李雪瑛若有所思的道。
方正努力的點點頭,脖子疼的呲牙咧嘴,拿出手機翻了翻電影評論頁面。
隨著上午放映的場次結束,《傾城》的評價開始回暖了,好評越來越多,不過終究因為被刷了兩天,上座率太低,所以評論的人數也不多。不過總體來講,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就在這時,一條新聞跳了出來。
“ZD戰爭再次打響,恐怖主義再次來襲。”昨天夜里,ZD,AFH再次爆發戰斗……
“半夜的炮火,死傷十九人。”
“當女兒躺在懷里,一個父親無聲的吶喊。”一張圖片上,一名ZD男子抱著一名渾身是血,三四歲的小女孩,仰頭大哭,背景則是一片廢墟。
“我們也曾輝煌股,AFH的過去。”這是兩段航拍視頻,一段是過去的AFH,一段是現在的AFH,戰爭來臨前的世界,那么美好,燈光璀璨,歌舞升平。但是當戰爭降臨后,一切都結束了,沒有電,沒有水,隨時都有炸彈從天而降,誰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活過今晚。
昨天的人,今日的鬼,大起大落如同一場夢。
看到這里,方正的心無比的堵塞,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