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玉嘆息,拍拍秦俊的肩膀,鼓勵道:“總要有個目標嘛,練武之人,誰不期望有朝一日能破碎虛空?秦兄,我真的看好你!話說那什么……你真的是無雙劍派弟子啊?”
陸元霜和林楓也凝視向秦俊。
秦俊的劍法真的厲害,精妙程度他們前所未見。當然他們見識有限,尤其是林楓,才練劍幾天而已,哪里能看出秦俊施展的是不是無雙劍法?
但白如玉出身于一流武林世家流云山莊,眼界還是有的,見秦俊還如此清楚先天之上的境界,心里已有幾分相信他真的是無雙劍派弟子。
秦俊說起慌來面不改色,道:“當然是真的,我剛才所使便是無雙劍法!”
白如玉想起他那深藏不露的飛刀絕技,面帶好奇,又問:“你的劍法已經如此高明,所以你是打算以劍入道還是以飛刀入道?”
秦俊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看了看他,理所當然的說:“當然是內外兼修,這還需要說?”
白如玉噎了一下,道:“好吧,我祝你成功哦!”
秦俊不由凝視對方,總感覺這話有點怪。
話說回來,他修煉的是《玄元刀經》和《鑄刀訣》,鑄就無形飛刀這把先天神兵,不以飛刀入道那就真的是智障了。但他同樣希望劍法也入道,畢竟飛刀入道前所未聞,根本無從參考。
以劍入道有過先例,被粗分為劍技、劍氣、劍意、劍心、劍神五境,又細分為劍技隨心、劍氣如霜、明悟劍意、劍意貫通、以意御劍、劍心通明、萬劍歸宗、萬物為劍、無劍、劍道通神等十個小境界。不過,這些境界中經過驗證的只修煉到了劍心通明,正是上一位破碎虛空的林念仙,后續四個小境界僅屬于理論上的推測。
以劍入道也被歸入為以武入道的一種,但又和傳統以內功心法修煉入道的內修之法有所不同,稱為外修之法。其入道標志正是明悟劍意。
明悟劍意后,一旦達到劍意大成貫通天地這個層次,即使沒修煉過任何內功心法,也能引天地元氣灌體,直達先天,劍法上更是難逢對手、戰力爆表。
前些天李竹音提到的琴棋書畫入道同樣如此,都是悟道式修行,不需要修煉內功心法,只待意境大成貫通天地,便能引天地元氣灌體,一步登天實現跨越式提升。
但是,這種悟道何其艱難?縱觀上下數千年,走上這條道路者無數,能一朝頓悟入道者卻如鳳毛麟角,不入主流。
秦俊的《信天游》輕功和潛行斂息之法都已達到意境層面,卻一直未能大成以貫通天地,可見意境領悟是何等難度。所以自古以來,以武入道者幾乎都是內修真氣、外修劍法,內外兼修。目前已知不修內功、純粹以劍入道并破碎虛空者,僅有林念仙一人。
秦俊不會放棄以劍入道,有《玄元刀經》這門內修之法,他自信踏足先天不成問題,所以他自然是要內外兼修的。引天地元氣灌體倒是其次,主要是劍法入道同樣代表強大的戰力,所以他前世便開始糅合所得意圖創造自己的劍法。
這幾天他也思考過飛刀入道的問題。因為無形飛刀的存在,以及和無形飛刀完美契合的《玄元刀經》,他是注定也要走一走飛刀入道這條路的。
只是飛刀畢竟和劍不同,以劍入道的境界劃分,似乎對飛刀入道的參考意義有限。倒是林楓提到的黯然之境,隱約能和劍道的明悟劍意之境吻合。那么他以后天刀氣附于樹葉的技巧,似乎可以對應劍氣如霜這個境界,因為他曾見過部分一流高手中的頂尖強者和宗師境、對劍法領悟高深者,比如岑鶴鳴,可以利用劍器揮出劍氣。
所以,秦俊認為就目前所知,再套用以劍入道的境界名稱,飛刀入道的前期境界至少應該分為飛刀奪命、刀氣縱橫、明悟刀意、刀意貫通。
飛刀作為底牌,是秦俊真正的絕技,對其領悟程度自然遠超劍法,否則就算后天刀氣是無形飛刀所衍生,他也不可能附在樹葉上發射出去殺敵。至少他先天境時,就做不到以長劍揮出劍氣,最多是強行揮出真氣。
后天刀氣是消耗真氣催生,嚴格說起來他仍不算領悟了刀氣的境界。真正領悟刀氣境界,無需真氣也能催發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