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對大家的要求是,雖然我們知道那些基金經理們選出來的重倉股基本都符合這個規律,但我們也不能盲目相信別人的能力,不能因為人家手里揣著清北畢業證和cfa這籮筐的證書你們就把自己未來養老的錢拱手上交不聞不問。
上雪在《投行之路》里提過,無論是名校還是專業資格證,都可以刷題刷出來,擁有這些只能證明這個人學習能力很強,尤其是考試能力很強,這與在資本市場上所需要的投資實踐能力不是完全正相關。
市場在不斷變化,公司也在不斷變化,某些基金經理某幾年業績好不過就是乘上了牛市或者周期順風車,如果他們不會根據形勢及時調倉,也不代表可以長期給我們帶來多好的回報,所以我們必須有自主實別能力,能驗證他們的交的作業究竟有哪里錯了,如果錯得太多,我們就得考慮贖回資金,換一個作業做得好的基金經理給我們打工。
寫到這里一定又有讀者會跳出來說,“不對啊上雪,那些上市年限短的公司未來不確定因素固然會大,但像你說的茅臺這種公司,難道還挑基金經理么?或者我知道了這家公司我閉著眼睛直接買不就一定能賺錢了?”
如果你抱有這種想法,你就大錯特錯。
投資如果這么簡單,所有人都是巴菲特。
切記一句話:投資一家公司,我們需要付出成本。
我們最終會獲得多少收益,取決于我們賣出價格和買入價格的差值,這是小學生都會計算的數學題,但往往很多成年人老是會忽視,他們所忽視的自然就是兩個字:成本。
好的東西大家都搶,尤其是那些長期下來表現優異的公司更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誰都知道它香,它強,它確定性高,所以誰都覺得買了它就安心,故這類優質資產的價格往往很高,高出他的價值,這就是市場給予茅臺這些公司的確定性溢價。
市場不是任何時候都理智,情緒高漲的時候這中溢價往往會與現實遠遠脫軌。
若你是在2021年2月10日買入貴州茅臺并持有到現在2021年9月14日,那么恭喜你,你已經虧了36%。
好的公司不代表好的股票,好的股票不代表好的價格,如果你買了一個很好的東西持有一段時間發現根本不賺錢,還虧了很多,那就證明你買貴了。
上雪重復一次:你!買!貴!了!
如何學會給公司估值,如何讓自己永遠可以以相對低估或者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究竟怎么買,以怎樣的速度用怎樣的工具買,每次買買多少,如何在買入后對抗自己的人性弱點,如何確定賣出時點,相同的公司我們究竟是直接購買股票還是購買基金,亦或是其他理財產品……這所有的所有都是我們需要深度學習和長期實踐的。
不能急,一步一步來,下一章我們接著分析《雪球投資:一個價值投資者的故事札記》這本書的另外兩點核心干貨:
1、有些企業適合長期投資,而有些企業只適合短期投機;
2、好企業不一定都有護城河,但符合長期投資的企業一定都有護城河。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僅用于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