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是的。
他遵守了價值投資的所有原則。
第一,選擇有護城河并且肯定可以存活十年以上的公司。
中石油的最大股東是中國政府,股份比例占比90%,出資上不僅有中國官方背書,還是一個具有壟斷經營牌照的公司,行業進入門檻和壁壘都非常高,這就注定了中石油競爭對手少,活得會比較滋潤。
第二、買之前已經要自己算一下估值。
再好的公司如果我們買貴了,也會是一筆非常失敗的投資,不是輸了錢就是輸了時間。
價值1000億的公司以350億買入才是投資者的正確入場方式。
上雪在讀者群常說,價值100塊的衣服你花100塊買了,那是消費;價值100塊的衣服你花30塊買了,才是投資。
一家好的公司你的買入價越便宜,你這筆投資就越安全,賺錢的概率也自然就越大。
第三、投資前要想好保本策略。
中石油當年還是愿意與股東分享利潤的,15%的股息秒殺所有銀行活期理財,至于股息是什么請見上章,忘了的同學麻煩自己回去復習一下。
第四、要以股東視角看待自己投資的公司。
巴菲特其實在買入中石油的前、中、后都把賣石油當成了自己的生意,所以他做了深入的研究,知道石油公司的利潤與油價息息相關。
巴菲特認為30多美元的油價還有上漲空間,但當油價變成了75美元,他看不到未來了,所以巴菲特賣出了,賺走了他認知以內的錢。
第五,巴菲特也沒法買在最低賣在最高,且他無懼市場波動。
巴菲特2003年買了中石油之后,2004年中石油的股價就從4.95跌到了3.1,跌幅35%;2005年其股價又從7塊掉到了5.6,跌了20%;2006年從11跌到了8.6,又跌了22%。
這期間巴菲特基本沒怎么操作,安安靜靜地等鐘擺擺向右側,我相信就算期間市場回撤達到50%以上,巴菲特依然不會特別在意,甚至說不定還多買一點,然后繼續安靜地做一個股市里的美男子。
當巴菲特清倉中石油后,中石油的股價從7元漲到了16元,又上漲了128%,妥妥地翻倍了,然后就一大堆股民跳出來嘲笑巴菲特廉頗老矣,嘲笑巴菲特看不懂中國市場,嘲笑巴菲特拿不住中石油就是個偽價值投資者。
結果當中石油的股價從16元跌倒2元以下的時候,那些嘲笑巴菲特的人瞬間都消失了。
所以買入后股價還跌了30%以上,以及賣出后股價還漲了120%以上耽誤巴菲特賺錢了么?
沒有。
他賺到了他認知以內的錢。
股神的認知水平就是讓中石油這筆投資4年翻8倍。
有多少人在買入后看到股價跌了就開始懷疑自己,懷疑市場,懷疑公司,每天的心情都像上墳一樣,最后幾個人能扛過三次市場大跌依舊穩穩地把中石油的股票拿在手里?
估計又是1%都不到。
這1%拿住了的人大概分兩種,一種是買入后忘了……過了幾年再看發現哎喲漲了這么多啊!
還有一種是跟巴菲特一樣,非常清楚自己買的是個什么玩意兒,非常清楚自己應該在什么時間點賣出,非常能忍受市場先生這個愚笨的人經常犯傻。
我們在買入前對自己的買的東西價值有多清楚,買入后就有多淡定。
從這個案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目前自己與巴菲特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是不愿意買之前算一下估值,對比一下同行業,還是不愿意把公司的業務研究透知道公司的利潤跟什么聯系最緊密;是買了之后只要股價跌超10%就開始恐慌撤離,完全忘了自己當時買入的初中,還是市場價格到了價值區間卻還是貪婪,想賺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別想了,看到這里的人大多數以上四點全部都有!
所以大家投資前還是要勤奮一點,我們投之前有多勤奮,投之后才能有多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