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知道,基金管理費只跟基金規模掛鉤,如果一個基金經理想賺快錢,他即便知道市場風險收益比已經非常低,還是愿意冒著巨大的風險重倉持有股票并且不愿防守退出,為了多收管理費,同一家基金公司還不停推出持倉差不多的新基金吸引大家進場,為的就是多收你們一道管理費。
新基金募集過來餓錢正好用來把老基金里的持倉股重復購買一遍,從而繼續推高老基的股價。
在沒有笨蛋承擔損失之前,泡沫是不會破裂的,只不過很可惜,承擔損失的笨蛋往往就是那些只看收益率不關注風險,自身認知非常匱乏的投資者。
最后跟風買進去的人虧了多少跟基金經理沒關系,他們光是2%的管理費都破了億,然后他們又在業績最好的時候趕緊升職為管理崗或者跳槽到私募抬高身價,留給原先基金持有者的就是一地雞毛。
國內目前的基金行業目前是銷售驅動,這種體制本身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問題,里頭的水非常深,回頭《雪視角》聊到基金的時候上雪自然會跟大家詳細說,這里上雪要強調的是,巴菲特這樣“變相”的基金經理,其實對股東長期利益是最負責的,因為他手里永遠握有大把現金,以至于當市場發生危機的時候他可以不斷買入攤薄成本,并且大舉拯救一些瀕臨倒閉的優秀公司。
當然,上雪也需要提醒大家,不是說我們手上的現金越多越好。
在熊市或者震蕩市的中后期,我們應該盡可能多的持有股票和債券,因為市場不好的時候債券的收益率往往比較高,而股票的風險往往比較小;
在牛市后期,我們應該盡可能多的退出市場,持有現金,保住牛市給我們帶來的超額收益,以便于今后我們在熊市和震蕩市的時候播種。
農民講究春種秋收,做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
對于現金資產我們應該有一個這樣的認知,現金在短期是最安全的資產,但在長期是最不安全的資產,因為現金短期不會波動,但是長期一定會貶值,貶值概率是100%。
相反,優秀公司的股票短期不一定安全,但長期一定是最安全且收益率最高的資產,沒有之一。
有人會說我20年前買的房子現在都漲上天了,房子比股票靠譜,那上雪就提醒你把你20年前買房子花的錢去買茅臺,看看你現在的總資產是多少?
中國一線城市最好的地方近20年的漲幅平均年化也就20%左右,茅臺股票的年化收益率20年來可是33.43%,1.2的20次方總資產翻了38倍,看起來很牛逼,但是1.33的20次方將近300倍,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所以如果大家現在有一筆錢想用來養老,我們要做的不是存銀行,也不是買房子,而是花一點心思去選擇優秀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只要這個公司基本面和盈利水平沒問題,只要市場對它不是嚴重高估,我們就拿著別動,拿出養孩子的耐心來對待這家公司,等我們老了估計在高端養老院里都能辦一個黑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