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自然就是那些價格已經被嚴重高估的股票,往往這些股票在即將暴跌的時候都會先給大家上演一次激情澎湃的暴漲。
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當人瘋狂的時候,理智往往也就被貪婪所左右,在我們被貪念所控制的時候,暴漲后的每一次下跌對我們而言都是加倉的機會,都是千載難逢的“牛回頭”,直到我們最后被深套才追悔莫及,因為下跌的速度跟上漲的速度一樣快,我們不甘心原來“賬面收益”就跟快煮熟的鴨子一樣這么輕易地飛走!
“我這只基金曾經也是有20%的收益的啊!現在變成負15%,怎么可以?!我拒絕接受!我要加倉!”
這就是我們在暴跌后的心理活動。
一個優秀的投資人,擅長把大概率賺錢的事情,重復去做;大概率賠錢的事情,幾乎從來不做。
大概率賺錢的投資,就是以一個低估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的行為,這個行為只要大家反復做,并且股價不到高估堅決不賣,才是投資正確的打開方式。
不過上雪發現讓大家以一個低估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非常容易,因為這個道理大家一聽就懂,并且覺得自己能夠占上便宜,但如果讓他們拿住不賣,非常困難,尤其是在他們買入后市場行情來回震蕩,價格跌跌不休的時候,更是困難,很多人一開始還有動力加倉,但是加到最后就開始懷疑人生,懷疑左側投資的正確性,懷疑自己當初的那個判斷究竟是對是錯。
不得不說,這種心理非常正常,因為這就是“趨利避害”的人性,上雪剛開始做投資的時候也是如此,天天去看盤,恨不得自己買的東西每天都在漲。
后來我成熟了一點,下跌了也不太怕了,跌了就加倉,但是跌一兩個月可以,反復震蕩三四個月我就沒耐心了,又開始各種懷疑人生,殊不知就在我懷疑人生的那段時間,價格一直都在底部區域,買進去的籌碼當未來漲起來的時候全都是金子。
于是當我繼續進行大概率贏錢的左側交易時,我就不那么在乎挖地的時間了,8至10個月,甚至一兩年我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我知道當價格理性回歸的時候,我最終能賺到多少錢。
也就從那個時候,我開始慢慢領悟我之前學的那些給公司估值的方法只能幫我做到價值發現,但“價值發現”只能讓我完成投資的10%,剩下90%的部分如果我想賺到錢,我依靠的不是我的專業度,而是我的耐心。
上雪常跟我的讀者說:“你想想你們什么產品都沒生產,什么服務也都沒提供,每天就是躺平看著錢生錢,已經很輕松了,如果再沒有點別人很難有的耐心,心里不經受點對抗人性的那種難受,憑什么你最后能賺走那么多錢?”
我們做投資的時候應該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個公司我為什么要買?我現在買了,我應該在什么時候賣出?”
“我這筆投資,贏的概率有多大?”
“我一個普通人,憑什么在全是狼的資本市場里賺走收益?我何德何能?”
后續論點見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僅用于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