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仁川機場至首爾市區,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等到趙恩典把車開到“以馬鈴薯排骨湯為招牌的那家店”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比起正常的午餐時間要稍稍晚了一些。
趙恩典和直播間觀眾們道別并關閉了自己的直播間,畢竟他沒有直播自己吃飯與聊天的習慣。
這家名為“一味家”的餐館的裝修風格比較復古,帶著韓國古裝劇里面磚瓦建筑的那種質感,在喧囂的繁華都市里顯得有一種異于周圍環境的安靜范兒。
由于趙恩典和洛蘭都比較饑餓,所以在一小盆、二人份的馬鈴薯排骨湯被端上桌來后,趙恩典與洛蘭都沒有心思去細細品嘗這道招牌菜的滋味,而是在感嘆了一聲“真香”后,便火力全開地去應對起面前的美食來。
這道馬鈴薯排骨湯的味道還是蠻贊的:獨特的秘方湯料是把排骨的鮮味與土豆的植物香氣激發并融洽地結合在一起。排骨燉得很爛,但肉并沒有被煮散、依然牢牢地“抓”在骨頭上。土豆烹飪的時長掌控得剛剛好,沙面的口感里還保存著一絲生土豆的脆。
能在冬季末的時間點,在經歷一個多小時的旅程后,吃上這么一鍋量大味美的暖胃熱湯,真的是一種享受。
比起來這鍋招牌的馬鈴薯排骨湯來,趙恩典反而是更加鐘意店內的另一份菜肴:南瓜粥。
這家店南瓜粥的顏色不似大多數南瓜粥的橘黃,而是介于檸檬黃與橘黃之間,看著就很漂亮,味道也要比平常的南瓜粥更加清甜一些——比起傳統的南瓜甜粥,并沒有被熬得那么濃稠,反而是更偏向于“甜湯、玉米汁”的糧食飲料的感覺。
簡單地總結一哈:這家店很有個人特色,能夠把許多常見的菜肴料理出不一樣的味道,不愧她那五十年的傳承與積累。
......
吃飽喝足之后,趙恩典與洛蘭沒有上車去賓館(當然是去放置行李),而是就近找了一處熱鬧的街區,在閑逛的同時消耗著腹中的食物。
洛蘭:“你發型染得那么炫酷,為什么還要戴著帽子遮遮掩掩?”
趙恩典:“這個發色他就是個單純的意外,這么多年了,我還是最喜歡黑發。”
洛蘭忽然間抽了抽鼻翼:“你們這霧霾也挺嚴重的啊,還好我帶著口罩了!喏,賞你一個~”
洛蘭從包包里拿出了兩副專業防霧霾口罩,是中間帶著棱角、還有呼吸閥的專業款式,雖然不知道好用不好用,但是看著就能帶給人一種積極的心理安慰。
趙恩典:“是新的吧?你沒用過吧?”
“你不用、你就拿過來還給我,這口罩還挺貴的。”洛蘭伸手要搶回口罩。
趙恩典笑著把口罩往臉上一戴,“沒事兒,不是新的也沒關系,我不嫌棄你。”
洛蘭:“......誒,你長這么大、還沒被人給打死,也是個奇跡。”
趙恩典與洛蘭都在笑,雖然他們倆是在現實里第一次見面,以往的接觸都只停留在網絡層面上,但在碰面之后卻是一丁點兒都不顯得生分,就像是相處了多年的老友。
有些人“活該”就是朋友:性格互對胃口,一次邂逅間便能夠認定“他(她)這個人不錯!”,再通過幾次接觸,關系便瞬間緊密了起來。
趙恩典與洛蘭其實就屬于這樣的類型,這種相互鐘意的情感和性別其實沒有太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