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讓他知道我們知道他開了心竅。”線裝書慢騰騰的說道。他恢復了一字一頓的節奏。
“蠢、小、子、不、會、明、白。”桌子道。
其實開了心竅的家伙是極其聰明的,對于機敏巧思悟性等來說,那就是一個無人能及的超級天才。
但即便如此,桌子依然不肯承認凡人小子是聰慧的,他有做為一方神物的深層的傲慢。
當然,一個再聰明的凡人,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凡人而已。也不值得桌子這樣的超級神物有任何的敬重。
他的四名同伴紙、筆、硯、書都同樣具有這種傲慢的底氣。
他們都不是非凡之物。
“蠢小子開了心竅,在不足堂里,我們都要小心些,不要讓他聽見了我們的心聲。”少年筆道,“我們今后說話,就跟今天一樣,先加持域。”。
同伴們一致同意。
筆、硯、紙、書、桌都自動忽略了凡人小子關于大道三本的見解。那是他們要趕走蠢小子的一個借口。
那借口其實失敗了。
但五位神物心有靈犀,千萬年相處,早就形成了一體的默契。
因為其實他們都感覺到了不好辯駁。
這也是他們最終勉強接受了這位凡人小子的原因之一。
凡人小子對于道之三本的說法,站在他是一個凡人學生的角度來說,絕不能說不對。
只是他們還不知道的一點是,凡人小子對自己的絕妙回答一點都不關心,他只在乎自己是否回答了。
毛筆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只是說了需要他回答什么是道之三本,并沒有明確提出需要說出正確答案。
這就是一個Bug。
類似于游戲中的一個可以利用的漏洞。
所以對于答案正確與否,覃鵬早就不考慮,他認為真正的關鍵是‘回答。’
回答當然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
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并不影響回答本身。
這當然是詭辯。
但事實上毛筆確實沒有要求覃鵬必須說出正確的答案。
但誰能說覃鵬的話是不對的呢?雙方都可以各執一詞!
對于一個開了心竅的家伙,可能就沒有什么言語上的為難能困得了他。
即使明明是一朵花,他也可以說那是一顆樹。
因為在他的眼里,在他個人的世界里,他可以認為那就是一顆樹。
不過,心里早已經打好了詭辯主意的覃鵬的計劃徹底落了空,他從頭到尾都聽到了紙、筆、硯、書、桌當著他的面的集體‘交流’。
覃鵬眼睛看著這文房五寶,耳朵里聽著他們在所謂域里面的‘竊竊私語’,心里明白了兩件事:第一,他能聽見文房五寶的心聲;第二:他也能聽見五寶在域里的‘秘密私語’,而五寶對此一無所知。
又驚又喜的覃鵬沉住了氣。
他保持了安靜的沉默,壓抑下了內心的狂喜。
事實上他的身心也在自然而然的自適應這新的環境和世界。
這些改變通過嗅覺、視覺、聽覺、直覺、感覺還有和他不了解的超級神物們的言語交流而無形的潛移默化著。
不足堂里充沛到極致的靈氣洗滌著覃鵬的體質,滿滿一肚子堪比玉液瓊漿的小溪水透徹了他的五臟六腑,清空了他心肝脾肺腎里積淀了十多年的污垢,修復了他體內的全部隱疾,也提前幫助他打開了他那本就即將自然開啟的心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