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結束的第二天。
周靖的生活重新回歸了正常,并且暫時也并不打算再出新的米雕與核雕作品了。
而另一邊,美院的一間雕刻室中,劉晉元正全神貫注地站在操作臺前,操作臺上擺滿了各種雕刀以及大米、桃核等材料。
昨天剛拿到【核舟】這套作品,劉晉元就迫不及待地研究起來了,企圖從中窺探出米雕跟核雕的雕刻奧義。
米雕還好說,除了對雕刀的要求更加細膩以外,雕刻手法與其他的微雕并沒有什么區別。
難就難在核雕。
桃核的表面結構實在是太復雜了。
關鍵每一件核雕作品還就得根據桃核的表面結構來進行藝術構思,這就是子瞻所謂的“因勢象形”。
其次還難在雕刻刀法上。
核雕的刀法看似簡潔,但果核表面的麻紋造型本就使雕刀的運用難以自如,更何況核雕的刀法還要以“精、細、奇、巧”取勝,更增添了雕刻的難度。
劉晉元自以為對刀法的掌握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研究了一晚上,愣是沒搞明白核雕該如何下手。
精心挑選的大米已經用掉了十幾個,但劉晉元仍舊沒能完整地制作出一個米雕來。
要么就是雕刻的力度過大,米粒直接斷裂;要么就是字體的大小控制不當,導致整個米雕布局不協調。
總而言之,米雕也沒有劉晉元想的那么簡單。
又一次將大米搞斷裂以后,劉晉元一時間也有些惱火,干脆丟下雕刀,坐在一旁生著悶氣。
自己連十幾個字的雕刻都沒法完成,可子瞻的《核舟記》卻有四百多個字,雕刻難度簡直無法想象。
“這個《核舟記》,他應該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完成的吧,我這剛學,雕不好也很正常。”
劉晉元這么一想,心里頓時舒服了不少,可要讓他知道周靖只花了幾個小時就完成了米雕的創作,估計劉老會當場吐血吧。
“這個子瞻到底是誰?”
劉晉元現在最好奇的就是這個了,他已經問過幾個老朋友了,對方對此都毫不知情,最大的可能就是這個子瞻只是一名橫空出世的新人。
這就很恐怖了。
一名新人的雕刻功底就能夠達到如此境界,劉晉元很難想象他未來的成就會有多大。
“找個時間再去一趟開元拍賣行,我就不信挖不出子瞻的身份!”
劉晉元的倔脾氣也上來了,隨后就把目光放在了桃核上,他決定這段時間死磕米雕跟核雕。
與此同時,開元拍賣行也在“拍賣聯盟”上公布了昨天的拍賣日報。
拍賣聯盟是一個社區性質的網站,由華國的“老三大”拍賣行創建,目的是為了讓所有收藏家都能第一時間了解各種藝術品的拍賣行情,同時也是展示自己公司實力的一種手段。
華國所有的拍賣行都會在第二天將自己的拍賣日報公布在拍賣聯盟上,然后由拍賣聯盟按照藝術領域分類,根據成交價的高低統一發布top10榜單。
而收看各拍賣行的拍賣日報以及相應的榜單,就成了許多藝術品收藏家每天必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