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對《D大調卡農》作出專業分析的,是漢州藝術大學音樂學院的院長、華國泰斗級編曲家陳旺農老先生。
“近日閑來無事,便跟風關注了一下今年的十月新曲榜,不禁感慨我華國音樂人才輩出,我國音樂重新走向輝煌指日可待也。
良曲頗多,然年老體弱、精力有限,故只取印象最深的一首《D大調卡農》細說一二。
沒猜錯的話,卡農應該是拉丁語中的canon,意為規則或者規范,而“規則”這個詞,也正是這首曲子的中心思想。
細看這首曲子的樂譜,就會發現整首曲子顯得十分有規則,不同的聲部使用基本相同的旋律,而只是在旋律進入的時間和起始音級上有所區別,這就是貫穿整首曲子的譜曲手法。
看似簡單,實則不然。
要做到讓幾段相同的旋律在時間上逐次展開,又在具體的時刻上互相配合,產生一種奢華優雅的聽覺效果,同時還要做到多個聲部地位均衡,這完全是一種時空中的構造游戲。
幾個聲部的配合,實際上是一個聲部與自己的配合,相當于邏輯上的自我指涉,可以說,《D大調卡農》完美的闡述了音樂是數學的奇跡這句話!
…………
毫不夸張的說,《D大調卡農》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譜曲流派,如果你還沒有聽過這首曲子,那么我鄭重的向你們推薦它,這絕對是一首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好曲目!
最后,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夠向子瞻小友當面請教。”
陳旺農的這篇音評在藝術王國上一經發布,立刻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陳旺農是誰?
那可是華國編曲界祖師爺般的存在,目前華國的音樂界,有近一半的人都可以算是他的門第!
這樣一位重量級的大佬,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不吝辭色地對《D大調卡農》大加贊賞,又是開啟新流派又是當面請教的,直接把這首曲子的咖位拉高了好幾個層次!
“以前對古典樂無感,但既然是陳老先生力薦的一首曲子,我決定去支持一下!”
“卡農死忠粉感謝陳老對它的肯定!”
“大佬都說好聽了,大家還愣著干嘛,趕緊去聽呀!”
“能讓陳老專門發文評價,《D大調卡農》也太有排面了吧!”
…………
在陳旺農發文為卡農站臺之后,許多陳老的弟子、同樣是理論界的大佬級別的人物,或是轉發陳老的這篇音評,或是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總而言之,《D大調卡農》徹底在理論界火了!
可以預見的是,在陳旺農的帶頭評論下,《D大調卡農》將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各種音樂類考試繞不開的命題對象。
卡農在理論界的爆火,也自然帶動了其下載量的增加,許多此前對這首曲子無感的人,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點進了《D大調卡農》的詳細頁面。
從17號開始,原本下載增長速度趨于平緩的卡農,開始迎來了另一個高速增長期。
或許對其他人來說,15號真的就意味著結束了,但對于《D大調卡農》而言,這也許只是一個新的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