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崽子起這么早?”
“老爺你說什么?”
狄仁杰揉了揉眼,“貌似見到三郎起床了。”
“老爺你老眼昏花了?三郎平日都要睡到日上三竿,這才什么時辰,起得來才怪呢。今日又要去朝參了?”
“初九小朝參,快些,遲了恐來俊臣那幫混球,又要說老夫的不是!”
“老爺位列宰輔,恪盡職守,為何如此忌憚一個區區麗景門的總管?”
狄仁杰嘆氣道:“今日不同往日了,過去麗景門和陛下之間,隔著一個朝堂,如今陛下和朝堂啊,之間隔著一道麗景門。”
……
……
觀德坊早早打開了坊門。
今日乃是洛陽府鄉貢的日子,住在各坊的應試者紛紛等候在貢院外,等候開考。
狄景暉到貢院門口時,日頭已經升起,明經和進士二科的隊伍都排到了十幾米開外,不過其他幾科,多則幾十人,少得十幾人。
這就是如今武周科舉現狀。
士族所趣,唯明、進二科而已。
其余幾科,即便是及第了,也不被看重,應試者也就越來越少了。
“你還真敢來?”李望富一眼就看到了狄景暉,面露驚色地問道。
狄景暉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記起來之前那個悲催的折沖府小子,笑道:“怎么樣?鼻子養好了,又來挨打了?”
“你……”
“李兄,李兄,莫跟他計較。今日我等參試重要,且看他還能得意幾時。”
狄景暉呵呵一笑。
這幫算學生啊,也算是夠有種。之前來相府門前鬧事。如果不是背后有人唆使,狄景暉還真覺得夠義氣,能夠為兄弟兩肋插刀。
只是這件事后來在朝堂上平息下來了。
武周朝也不是四海升平,閑得為了一個高門紈绔,整日在那里扯嘴皮子。關于狄三郎的傳說,也隨之淡出了朝堂。
狄景暉站在貢院之外,顯得很格格不入。明算一科,由于除了洛陽府,別的州府是不再列內的,也就是說,算學貢生,只取國子監算學生。當然,像狄景暉這樣的奇葩,會去報一科應用性如此之強的科目考試。
普天之下,再難找出一人來了。
“這不是閣老府上的小公子嗎?失敬失敬啊。”
狄景暉瞥了眼,“有事說事,別套近乎。”
其實武周時候的科舉制度還不完善,往往貢舉猥濫,勢門子弟,交相酬酢而寒門俊造,十棄六七。這樣的現象在初唐時期比比皆是。
所以一場科舉考試,有時候決定性因素可能實在考場外,而不是考場內。這幫人一看就是想借著狄景暉的身份,攀龍附鳳地搭上狄閣老這艘大船,因此早早就在此地等候狄景暉多時了。
“小生這里有詩一首,想贈予狄閣老,還請小公子行個方便。”
“是是是,小生也有一首詩賦,想請閣老指點一二。”
狄景暉伸了伸懶腰,打著哈欠說道:“我阿爹不識字。”
“……”
“公子莫要開玩笑了,閣老怎么可能……”
狄景暉眉頭一挑,“知道我在開玩笑,那就滾遠點,沒工夫搭理你們。”
“狄公子身為高門子弟,言行舉止,當謙遜恭謹,如此粗鄙,恐有失狄公名聲。”
“你又是哪位來拍我阿爹馬屁的?”
那書生臉色一變,“在下賀知章。”
“你誰?”
“我……在下……賀知章。”
狄景暉猛地拍了下這位讀書人的肩膀,嚇得這位仁兄一個趔趄,差點摔了個狗|吃|屎,“智障兄啊!久仰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