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府。
卻說,漢陽王北上南陽之際,李繼祖與尤世威二人,也奉命南下荊州。
江陵城,輕易地被拿下。
李繼祖不可置信:“西賊,真的放棄了荊州?一心入川?”
“應當如此。”
尤世威大喜,沉聲道:“收復江陵之后,咱們追著他們尾巴,莫要放過了。”
“好!”
李繼祖也不想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點頭應下。
于是,兩人從江陵,再到宜都,最后在夷陵,遭受了抵抗。
但,抵抗很弱,不過數日,就被精銳的秦軍拿下。
如此,直至兵力到達了歸州,上萬西軍駐守,保護著這最后的歸路。
試探到此處,兩人也不敢輕啟戰端,跟西軍大規模起沖突,焦慮此作罷。
自此,荊州被拿下,湖南地區貫通,近在眼前。
……
而,遠在四川的張獻忠,此時并不在意,或者說,他來不及在意。
因為大雨,在萬縣停頓三個月后,他勢如破竹,不斷地拿地,連克梁山、忠州和涪州,擊敗總兵曹英,破佛圖關。
如此,重慶府大部分就此收入囊中,四川的抵抗,顯得如此的有氣無力。
唯獨重慶府,誓死抵抗。
“成都府近在咫尺,大西建業,即將大成。”
面對諸將,以及文武,張獻忠興奮異常:“重慶府負隅頑抗,螳臂當車罷了。”
眾人都挺高興,唯獨孫可望,目光長遠,拱手道:
“義父,四川眾軍,都不是咱們的對手,唯獨石柱秦良玉,乃是征戰數十年來的老將,不可不察。”
“哈哈哈!還是可望見識遠。”張獻忠聞言,大笑道:
“我之所以留在重慶,就是想要會一會秦良玉,若是在石柱,我倒是不敢了。”
“白桿兵,威名赫赫,今天,我就要徹底將它終結。”
于是,張獻忠十萬大軍,坐守重慶,以逸待勞,等著秦良玉。
卻說,崇禎十三年,羅汝才、張獻忠亂蜀,羅汝才被秦良玉大敗。
而緊接著,秦良玉三萬大軍,被張獻忠打得潰不成軍,精銳盡喪。
聽聞張獻忠再次入川,秦翼明勸說道:“西賊十萬眾,咱們秦家兵馬喪盡,自保尚且不夠,去打西賊,絕對是送死啊!”
秦良玉失望地看了一眼侄子,說道:
“你遇大事,則心怵,優柔寡斷,前番你駐足不前,坐視孫督師兵敗,何謂自言姓秦?”
“今次,老身即使無法擊敗西賊,甚至兵敗,但也絕不會畏懼,退縮。”
“值得嗎?姑姑!”
秦翼明被數落著難受,但依舊抬起頭,倔犟道。
秦良玉扭過頭,蒼老的面容下,滿是堅定:“怎么不值得?你父,叔父戰死沙場,我兒祥麟,兒媳(張鳳儀),也身死為明。”
“秦、馬兩家,世代忠于大明,馬革裹尸,是咱們的本分。”
“既然你愿意留下,那就守著石柱和秦家吧,萬年(其孫)還小,一切就由你做主。”
說著,秦良玉毅然決然而走,去往招募土兵。
七十一歲的女將軍,風采依舊。
秦翼明默然,看著姑姑遠去的背景,呢喃道:“秦、馬兩代人,都為大明赴湯蹈火,夠了,真的夠了。”
“姑姑,你為何執迷不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