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井鹽,可是供應西南數省,湖廣也是大頭,其中的利潤,不可計量。
要知道,晉商,陜商,徽商,都是靠著開中鹽法,才正式起來的。
“若是開放井鹽,不消數載,咱們就恢復元氣了。”
在座的都是人精,都能看出其深意。
漢陽王對于四川,覬覦良久。
不過,糧商行會的設立,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不小的補充,至少,找到了立足之地。
陜商勉強接受了條件,飛快地組建了糧商行會,開始在湖廣地區扎根發芽。
資本的力量是無窮。
不過數日,朱誼汐在南陽城中,就見到許多當鋪、糧鋪、布莊,醋店等,如春筍一般涌出。
半個街面,已然開始開門迎客,整個南陽城的人氣,飛快的聚集。
恍惚間,仿若亂世之前。
當然,這也主要是朱誼汐,將整個南陽府的人口,都遷移到了南陽城附近。
三十來萬人,哪怕九成是窮人,其中的消費能力也是驚人的。
若不是故土難離,朱誼汐甚至想全部遷移到湖廣地區。
“受到控制的資本,才能良性發展,收稅也方便多了,不需要經過衙役之手。”
巡察了片刻,他就出了城。
月余的治理,以南陽為中心形成了大量的村落。
耕種小麥水稻已經來不及,只能種些應急作物,如大豆,蕎麥,豌豆等,短時間內就會成熟,而且不怕錯過令時。
雖不至于風吹稻花香,但一見到耕田里滿是農作物,朱誼汐就心情舒爽了許多。
這些短生種,能夠盡量節省糧食,從而幫助百姓度過災荒。
夏種秋收一波,就能讓百姓們緩過氣來,勉強過活。
對于百姓們來說,一個安穩的環境,就能讓他們緩口氣活下來。
而朱誼汐,就是制造安穩,救濟,加快農業的恢復。
“多虧了四通八達的水運,才能將糧食從江西送到襄陽,再至南陽,不然,這幾十萬人,真難過活了。”
感嘆了一聲,朱誼汐再次奔向方城。
十座棱堡,經過數萬人不停地修筑,一個半月,已經大致成型,唯獨欠缺的,就是火炮了。
紅衣大炮,弗朗機炮。
它們都在路上。
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員信任的大將,駐守此處。
思來想去,真正能夠承擔重任的,似乎只有陳永福。
況且,陳永福曾作為河南總兵,了解地利,多次守住開封府,只要錢糧供應不斷,想必是安穩如山了。
“報,大王,襄陽來信!”
這時,親衛遞上了書信。
“張獻忠那么慢?”
對于陳士奇的求援,朱誼汐倒是不以為意。
但就是奇怪,半年都快過去了,張獻忠竟然還沒有拿下四川,才到重慶。
“西賊到底是有多弱?”
朱誼汐握緊拳頭,振奮道:“入川的契機來了,多謝張獻忠送來的助攻。”
旋即,他調轉馬頭,奔向襄陽,隨即又快馬傳書,令陳永福北上,主持南陽的防衛工作。
他,則要親征巴蜀,捅張獻忠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