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郡是老頭嘴里的呂梁山地方,那里溝溝壑壑無數,山林、溝壑無數,又是地貧易旱的地方,百姓都比較窮,想要尋些人代養是極為容易的事情,也正因溝溝壑壑太多、道路難行,官府什么的都不愿前往,藏一些馬匹也容易。
老人好像很重視并州,很重視西河郡,不僅花費錢糧讓西河郡一些百姓代養,更是往窮苦地方投放了數千人,幾十年來也發展成了一個個百十人的零星村寨,與邙山幾若一般的戍堡類村寨。
何輔只是從紙面上得知了這些事情,從未親眼去看過,具體是怎樣的情形,他也不甚清楚,但他相信老人,相信主管并州的周萬世。
在何輔、孫氏帶著百十騎準備前往洛陽時,道路上也出現了三人一伙、五人一群的駝幫,看著像是多個駝幫,但經常南北渡河的商賈們卻知道,這些人全是內宮大公公們照顧下的邙山駝幫。
邙山駝幫尤為霸道,南北往來商賈們,甭管是怎樣的身份背景,都需要使用他們往來運送,若是強硬不愿,恐怕連過河都不能,因為河面上往來的船夫也是邙山的人。
當然了,邙山駝幫也不會真的因為壟斷了往來運輸就抬高了費用,這也是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出事的原因所在,畢竟運輸費用價廉合適,同時又極為方便,搬運、托運、沿途休息住店、安全保障什么的都是一條龍服務,自也沒有理由不選擇邙山駝幫。
洛陽人早已習慣了邙山駝幫的存在,每月從英雄樓手里獲得數千萬錢供奉的宦官們,也曾專門為邙山駝幫算過賬,較為貪財的公公們也想將邙山駝幫劃拉在獲利的序列里,只是計算來計算去,最后也只得無奈放棄。
邙山駝幫所得的運費很少,只能滿足了一張肚皮,除此之外,屁利潤也無,宦官們又不能強行逼迫駝幫提升價格,因為這直接關乎著洛陽數十近百萬人的物價,曾經就只是因為透漏了些風聲,短短數日間,洛陽所有糧食、布匹全都上漲了五成,從百姓到官吏、兵卒全大罵宮內宦官的貪婪,之后內宮就沒打過邙山駝幫的主意。
任誰計算,邙山駝幫都不賺錢,都只是一幫苦哈哈掙了張肚皮銀錢,但這不代表邙山駝幫就真的不賺錢。
宦官貪婪,世家豪門同樣也不差了半分,沿途吃卡拿要的門道太多了,能夠真正通行天下的商賈,無一不是有著深厚背景之人,要么是真正的世家豪門,要么是權勢滔天的內宮宦官,當邙山駝幫替這些人往來貨運時,即便夾雜了些私貨,他人也難以查詢,也不敢去深究查探,僅此一項,邙山駝幫每年就不知光明正大走私了多少鹽巴、生鐵、布錦……
僅走私不用繳納賦稅且幾若無本鹽巴一項,何輔就足以養活五千兵卒,更別提東邊不亮西邊亮之事。
邙山駝幫南北運送他人貨物不賺錢,不代表沿途各式茶肆、酒肆、店鋪也不賺錢,不代表附帶的安保鏢局也不賺錢,有著黑白兩道深厚背景的各家店鋪,每年賺取的銀錢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當然了,這些都是老人留給何輔遺產的一部分。
百十匹高頭大馬,人人按刀持弓,雖然緊緊護衛著的馬車很普通,任何人看到這一幕,那都不會認為普通馬車里坐著的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