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五,五哥,你,你現在也是萬元戶了啊。”
統計資金時,李成濤拍了韓春明肩膀一下,笑著說道。
“是啊春明,你現在有一萬多,想做什么都是足夠了的,咱們這就可以去南方了。”
蔡曉麗興奮道。
這些天來,眾人努力工作,就是為了積攢這一萬塊錢。
兩人雖然不是主要受益者,但也是從這些天掙的錢里,攢下來將近五千塊。
有了這五千,至少在這個時代,他們是可以衣食無憂過上好幾年了。
“我能有今天,也離不開你們兩個的鼎力相助。”
韓春明將錢收起來,舉起酒杯,朝蔡曉麗和李成濤兩人敬了一杯。
他說的是真心話。
雖然他來自后世,有堪稱無敵的系統幫忙,可他仍就是一個人,分身乏術。
而韓家那幾個兄弟姐妹,平常的時候倒是還靠譜,關鍵時刻卻什么也不是,根本靠不住。
如果不是蔡曉麗和李成濤兩人的鼎力相助,韓春明斷然是沒有今天的。
“不用謝,春明,你不也是帶我們掙了許多錢嗎。”
蔡曉麗舉起酒杯,與韓春明碰杯。
“是啊五,五哥,我家最近都換新,新房子了,我還尋思著給我,我媽也買了臺自行車。”
一邊說著,李成濤一邊舉起酒杯。
隨后,三人共同將酒一飲而盡,一切感謝,激動,興奮,全部都在酒里面,被喝下去了。
由于韓春明秉著財不外露的想法,統計資金時,并沒有帶兩個人下館子,而是買了兩瓶酒。
所以,三人只能是坐在這,喝點酒,吃點花生米。
不過,他們卻是一點都不覺得委屈。
三個年輕人,加起來不過七十歲,竟然在這個年紀,就已經是有著數千,甚至上萬家底的人了。
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春明,這次南下咱們做什么,你想到了嗎?”
蔡曉麗問道。
“這件事情我好好想了想,原本我是打算買一些東西,拿到南方去賣的,不過咱們現在有了更多的錢,我想開個紡織廠。”
韓春明目光閃爍的說道。
在這個經濟并不發達的年代,互聯網和金融這些連泡沫都不是,完全沒有苗頭。
所以,這時候想要搞事業,最好的途徑還是實業。
“紡織廠倒是個極好的選擇。”
蔡曉麗點點頭,對韓春明的想法表示了認同。
不過,她的眼神中還是閃過了一絲擔憂,沉聲道:“只不過,我們應該拿不到開廠子的許可,這件事怎么辦?”
“是啊,五,五哥,這可怎么辦,咱們一個平頭老百姓,也,也弄不到那許可啊。”
李成濤也是擔憂的詢問。
兩人說的都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是必須考慮到,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的問題。
韓春明暫時還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不過他也不打算放棄,于是道:“明天上午我得去一趟學校,參加一場考試,到時候我問問陳教授,看他有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