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在試驗。
試驗連花旗那邊都沒有過的,在類似這樣露天音樂節演唱會上唱歌舞劇。
出來就是個單手翻!
讓自己興奮。
帶點軍體拳的味道打了幾下,充分展現出軍人身份了才接上前奏之后開始歌唱。
體育場啊。
哪怕是橫著也有七八十米以上的距離,對面看臺上看表演者已經跟火柴人差不多大小。
大學生們之前肯定都沒怎么看過演唱會,最多只是中小學的那種舞臺演出。
應該都是第一次看見有人在臺上聲情并茂的唱跳!
甚至跟在電視臺里面看見荊小強決賽演唱都感覺大不同。
他們肯定也極少有人看過話劇。
根本看不出來這是用吟唱的方式演戲。
安寧在后臺都看入神了。
杜若蘭她們好點,已經被震撼慣了,主力安慰要上場的羅莉不要太緊張。
這姑娘化了妝以后坐在那渾身發抖,有種隨時都會暈厥過去的感覺。
最后還是安寧聽見話語聲,倒回來摟住羅莉幫她舒緩情緒。
年紀差不多,安寧就是有種超乎尋常的成熟。
荊小強的表演是駕輕就熟的,他已經在各個陣地演過超過五十遍了。
每次還得刺激自己盡量新鮮興奮起來,全靠經驗。
但這種充滿激情的歌舞表現形式,確實讓師大學子被帶入進去。
可能是第一次明白,軍人不只是個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有翱翔藍天的天之驕子,也有很多默默無聞的地勤。
那同樣都是有夢想,有渴望有情緒的活生生存在。
但又跟之前那些又紅又專的主旋律歌曲不一樣,更接地氣更生動形象的傳遞了擁軍心理。
前排就坐的師大領導們肯定看出來這個特點,頻頻交頭接耳。
這首歌有非常大的后勁,是能夠留下印記的那種里程碑!
但真正的里程碑,應該是羅莉。
荊小強還是在整臺節目上下意識的用了點心思。
杜若蘭她們表演的是最常見最普通的舞蹈形式,接著兩首最常見的演唱形式。
他來沖擊的,就是歌舞表演。
而羅莉表演的,再進一步,真正加上了劇。
因為這舞臺沒有幕布,一架學生寢室最常見的高低鐵架床下面加裝了萬向輪,被兩個故意包頭包臉一身黑衣,以示是透明的道具人。
源于RB能劇的後見(こうけん)人員。
又很新鮮,這難道就是戲劇學院的特點嗎?
整個體育場上的師生們都把脖子伸長了,非常好奇又期待的想看清聽清這是什么呀?
更主要是距離有點遠的,就看不清那鐵架子床上是什么……
是倆姑娘呀!
寂靜一片的體育場上空,忽然就回蕩起有些空靈的那種兒歌唱腔。
其實是錄的楊小娥唱腔,因為這是用的吳語演唱《外婆橋》。
類似童謠的無音樂童聲: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阿剖腳……
阿剖請我柒擰糕……
聲音戛然而止,下鋪的羅莉穿著睡衣一下翻坐起來,急切的東張西望:“阿嬤?!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