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錚端起杯子,慢悠悠道,“房子必須得買,小彭更要買,象我呢,我選擇買車,我聽說,11月份,別克世紀就下線了。”
彭渤一挑眉毛,“總編,別說我沒提醒過你,二十年后,你不要太后悔!”
“去,你個小赤佬!”鮑錚作勢拿起一份報紙要丟向彭渤,彭渤忙笑著跑出門去。
“總編怎么說?”出了門,師傅姜毅英迎了上來,看樣子擔心自己的徒弟。
“老鮑說,要讓社里知道我是誰,讓滬海知道我是誰,讓我努力,將來也干總編。”彭渤無所謂地笑道。
“切,他對誰都這樣說。”姜毅英放下心來,“但你也要努力,上午跟我出去,采訪一個對外稿,暫定為《外資銀行進軍滬東》,你來主筆。”
……
夜幕降臨,廣昌公寓筒子樓里燈火通明,主婦們“丁丁當當”做晚飯的聲音充斥整個院落。
彭渤是單身狗,也不愿意自己開伙,在外面吃完飯,手持一兜冰棍走了回來,一群孩子馬上圍攏過來。
“光明三兄弟”是這個年代滬海夏天最火爆的冷飲,鹽水的、赤豆的、綠豆的,幾乎是承包了幾代滬海人夏天的味道。
“小彭啊,又給孩子們買棒冰!”
“小彭,過來,陪老叔喝兩口!”
“我下的餛飩,過來吃一碗!”
彭渤忙不迭地點頭應承著,這里雖然條件不太理想,但鄰里都和睦相處,像電影《功夫》里那樣,找人就在樓下喊喊就好。
晚飯后,忙碌一天的居民開始休閑生活,隔壁鄰居大聲哼著流行歌曲,對面小兩口的吵鬧聲、小孩的哭叫聲、老人們打麻將聲……匯聚在筒子樓里,筒子樓里每天發生的故事也是街坊鄰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天太熱,也睡不著,大家都在外面乘涼,躺椅涼席上坐滿了搖著扇子的鄰居,買房,還是大家這些日子最集中的話題,熱度不減。
“阿拉一個月工資980,我老婆一個月工資700,吃飯都有問題,哪有錢買房?”
彭渤搖著扇子,這份工資確實不高,今天他采訪了一位第一批進入外資銀行的人,她的月薪已經8000+了,是自己的八倍,當然,在廣昌公寓,5萬拿不出的人也比比皆是。
“滬西的房子便宜,你可以去滬西!”
“那是鄉下好不好,還是北蔡這么鄉下的地方?”
“那只能啃老了……”
鄰居討論得熱火朝天,彭渤躺在涼席上,也在規劃著自己的未來。
自己畢業一月有余,工資僅夠生活,他在滬海舉目無親,也無依無靠,遠在山海省秦灣的家里也沒錢,要想出人頭地,只能靠自己!
可是在這個地方,滬海房貴,居大不易!
“要讓社里、讓滬海知道你是誰!”鮑錚的話又響在耳邊,他正琢磨著,鄰居小劉問他,“小彭,考慮買房了嗎?”
“考慮了,我考慮把廣昌公寓買下來,你們都走,就我一人住。”彭渤接過小劉媳婦遞過來的西瓜。
“開玩笑撒,我們巴不得都走,不知這輩子能不能搬出這筒子樓?”小劉媳婦笑著白了他一眼。
彭渤心里一動,十幾年后有部電視劇《蝸居》里有這么一段,海萍租的筒子樓要拆遷,一個住了一輩子筒子樓的老奶奶喜極而泣,對海萍說:我這輩子,老伴去世都沒這么哭過。我老伴去世的時候,一屋子兒女哭哭啼啼,我想的卻是:從今往后我睡覺腳終于能伸直了啊!
唉,我啊,要趕緊爭取睡覺把腿伸直,走路把腰挺直,我要在單位立住腳跟,我要讓滬海知道阿拉是誰!
燥熱中,他沉沉睡去,卻已想好明天到底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