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渤也在打量著朱湯姆,感覺他的五官有些西化,有點象年輕時的費翔。
可是,這個人就是網絡文學最早的先行者!
直到很多年后,眾人還記得千禧之夜,榕樹下花10萬包下金茂大廈86樓主席套房,舉辦年會。
煙花從黃滬江岸躥起,炸開,如夢如幻,然后墜入濃濃黑暗中。
此刻,彭渤卻希望煙花永遠升起,不再墜落。
從“榕樹下”到“后來的網站”,網絡文學這些年,離文學夢越來越遠,它漸漸接近生意經,唯一不變的是它能給讀者在屏幕前帶來些許的樂趣,這就是彭渤現在想做的。
彭渤的辦公室,加上包不凡,四人坐定。
“聽說這里的咖啡很好喝,”陳寸有意營造一種輕松的氣氛,可是他卻被墻上的題字又吸引住了。
“那以后常來,”彭渤頗有深意地說道,“羅燕,把我們的咖啡給兩們老總帶上一點。”
“六州歌頭,金庸先生親題?”陳寸有些興奮。
彭渤笑著不言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能得到金庸先生的題字,這是身份的象征。
商業談判一般也是從拉家常開始。
幾個人喝著咖啡,海闊天空地瞎聊,也不是瞎聊,每句看似廢話的話下面也有深意。
“聽說朱總生于美國,早三代是滬上名門,祖上是宋朝大儒朱熹。”
說起祖上的輝煌,朱湯姆并不諱言,當然,他也不諱言,他擁有滬海第一輛敞篷奔馳跑車、滬海第三輛法拉利458。
但他知道,這些話的下面是彭渤對他對他的榕樹下恐怕關注不是一天兩天了,看他的樣子,聽他剛才的話,他是志在必得。
而彭渤也感覺到他強烈的個性,他目示包不凡,包不凡點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要談判,必須先要打掉他的傲氣,一切才好談。
陳寸笑道,“彭總的一句,先行者總要付出代價,于我深有戚戚焉,我們榕樹下就是網絡時代文學的先行者。”
彭渤笑道,“這只是上半句,其實還有下半句。”
“您講。”朱湯姆一抬手。
“先行者總要付出代價的,但有時候走得太快,先行者就會變成先烈吧。”彭渤說得很緩慢,但語氣中充滿了壓力。
“榕樹下”曾經掛著“中國第一文學網站”的招牌,這家被譽為“影響了一代人”的文學網站,還是中國最早推出博客的網站,比新浪要早得多,這也是他看中榕樹下的另一個原因。
“我們談談吧。”朱湯姆看看陳寸,“好。”彭渤也知道進入正題,短兵相接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