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個人例外。
“砰砰砰——”
來人敲了幾下門,門內傳來一聲惺忪夢囈般的答應,接著就寂靜無聲了。
“啊——”
躺在床上的一個年輕人一下坐了起來,他發現一個人正坐在他的床腳,笑著盯著自已。
這不是做夢!
“儂是誰,怎么進來的?”
“是你讓我進來的,”來人笑道,他打量著這家人家,“你準備躺到什么時候?好到外面找工作去了!”
“不如就這樣混混日子吧,大不了去媽媽的飯店打打工,開一份工資給我還不是一二三?”錢舒很不屑道,“儂到底是誰,想干什么?”他的呵斥卻沒有底氣。
來人笑著遞過一張名片,錢舒接過來瞅一眼,“澎渤傳媒風行工作室總監,卓威?”澎渤傳媒啊,他立馬有些興奮,“你們招主持人嗎?哦,你們老板做菜很好的。”
卓威站了起來,“那只是愛好。你想做菜?”
“我可不會做菜。”錢舒的神色立馬黯淡下來,“你們找錯人了。”
“是嗎?”卓威笑了,“我們現在成立了一家演藝公司,我們彭總親自點將,想請你來作這檔節目,你再不起來,我們可要換人了……”
“主持人啊。”錢舒一下從床上跳了起來,“別走,別走,哎,等等我,阿拉穿上褲子,等等我……”
……
當卓威把錢舒帶到周怡面前,周怡忍不住移開自已的目光。眼前這人,與她的個子差不多,一米六左右,也許失業幾個月,急于表現自已,錢舒上躥下跳的,像小丑一樣,周怡是覺得有點low的,可是這是彭渤推薦的人,她只能接受,崔巖囑咐過她,一定相信彭總的眼光。
脫口秀可以讓人發笑,就會有人買賬。她對眼前這位錢舒沒有多大信心。
可是她聽說過,那個滬海的觀眾為了看滑稽戲,通宵排隊,拿糧票換戲票的時代,劇場里人滿為患的鼎盛年華早已成了歷史書里的一頁記述,滬海滑稽戲發展到今天,的確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
“我們來作一檔脫口秀的舞臺節目,對,你要在舞臺表演,又演又說,全程只是你自已……”周怡終于開口了,彭渤給她的時間不多,一個周的時間。
這年頭的上海,還有多少能讓老少克勒們如癡如醉的?港臺演藝明星看膩了,魔術變來變去就那些花樣,春晚的趙本山,又有人抱怨“土”得聽不懂。
周怡也想有一檔更適合南方觀眾的節目,
“對,錢舒,對,非常好,就用非官方語言盤點改革開放歷史大事件,二十年來的歷史事件,對,這是這樣的表演形式……”幾天磨合下來,周怡慢慢有了信心。
滬海人是很崇尚老克勒精神的,懷舊更是主旋律。
“相信我,相信彭總,你會火的。”她看著一米六多一點的錢舒,“不過,我們要對你的形象進行重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