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這次財富論壇,整個香江動了起來。
香江馬會特意在今晚為論壇舉辦賽馬會晚宴及財富杯賽事,克氏和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都將親自出席。
當然,今晚除了克氏,出席的貴賓名單中,又加上了薩英的名字。
香江有兩個馬場,一個是1884年建成的跑馬地馬場,一個是1978年建成的沙田馬場。2000至2001年度馬季78場賽馬,總投注額達813億元,比內地發達地區一個省全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
按照日程,七點半,500強商業巨子到達馬會晚宴現場,八點,賽馬會才正式開始。
可是,汽車經過的沿途,放眼所及,全是興高采烈的香江市民,或是外來游客,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真象過節一般。
要說節日,香江的賽馬日,可能算是市民最大的節日了。
香江是明令禁賭的。可奇怪的是,漫步香江的一些鬧市,麻雀館(打麻將的場所)的招牌比夜總會、桑拿浴的廣告還多、還顯眼;至于萬人空巷的賽馬就更明目張膽了。
但賽馬在香江被看做是一項“高尚娛樂活動”,主持這項活動的香港賽馬會名義上又是一個不牟利的慈善機構,故都能合法經營。
而賽馬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反映社會身份的行業。入會和做馬主,都需要相當雄厚的經濟基礎。一直到現在,馬會會員和擁有名駒的馬主仍然是香港社會身份的象征。
商業社會是個非常講究身份的社會,財富當然是最好的評價標準,但再有錢,在香江也不可能有什么特權可享。類似馬會這樣的地方,正好迎合了這些人展示身份的**。后世,經常出現在頭條上的郭富城和他的小妻子,兩人也是擁有馬駒的。
“賭過馬嗎?”從展覽中心上車,兩人坐在同一輛車上,薩英并不避嫌。
這樣的國際盛會,香江是不會讓那種不入流的小報出現的。
“沒有。”薩英笑著答道,“你賭過馬的,等會兒一定要教教我,對了,內地在賽馬嗎?”
內地?
“沒有。”彭渤回答得很干脆。粵州曾于1994年設立馬場跑馬,但由于內地禁賭,先是政府不許發獎金,只可發實物,結果馬迷驟減;后來連實物也不許發,只能跑“齋馬”,馬迷更覺乏味。
此后,跑馬在內地銷聲匿跡。
“不過,我想,滬海將來可能會有的……”窗外香江的霓虹照亮了車內,“如果內地的馬場開業,薩英小姐,能邀請你來剪彩嗎?”
薩英也笑了,霓虹印照在她的臉上,讓彭渤有種夢里身是客的感覺,“當然,那是我的榮幸,我很期待到滬海一行。”
“同香江一樣,那也是一個魔幻的地方,”彭渤突然說道,“我想,今年10月,會有機會吧。”
薩英是岱國電信的副董事長,行程安排得很滿,但是10月份在滬海的那些盛會,脫森肯定是要參加的,薩英當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