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彭渤禮貌地回應道。
“鄙人施羅治,香江馬會遴選會員,我的祖先是葡萄牙人,我是標準的中國人。”一口流利的粵語,彭渤依稀能聽得明白。
“好,那就買你的馬。”彭渤不再猶豫,他已經確定,這匹馬就是后世的那匹精英大師,正是此人從眾多馬匹中一眼選中它,并以近30萬澳元的價格購入,他名下所有的馬匹都冠以大師的稱號,什么精明大師,精靈大師,英明大師,魔幻大師……此人對大師很崇拜。
“榜爺,你肯定會有收獲的。”施羅治笑笑,一幅贊賞的樣子。
當然會有收獲,從它在一場本地賽奪冠時,成功打破美國九十年代馬王雪茄的16連勝世界紀錄,以連勝17場的完美戰績成為世界短途馬王。
但精英大師的偉大之處,并不僅僅在于他的戰績,更在于他所代表的奮斗精神。
盡管它的血統并不出色,但在每一場比賽中,他都表現出很強的斗志,喜歡領跑的他不甘落后,17場比賽中幾乎都是一馬當先一路到底。
而后來的香江經歷**時期的低迷與恐慌,精英大師的這些表現被視為逆境拼搏、永不言敗的香江精神,成了香江人災難中的精神支柱。
精英大師跑到終點騎師高雅志振臂歡呼的樣子,也成了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那我呢?”薩英看看彭渤,“我選那一匹吧。”
奧運精神?
偶然?
但彭渤還是感嘆薩英的運氣或者眼光,這是自已第一份富豪榜榜首家族的名下名駒,出自英國著名的范思維馬房。
他挑了挑大拇指,顯然卻不想立即回包廂,看施羅治也是一幅有意攀談的意思,彭渤就直接問道,“施羅治先生,你名下的馬匹眾多,這一匹,”他指提精英大師,“有沒有意割愛?”
彭渤沒有說出具體的數字,但30萬澳元相當于150萬元人民幣,他出200萬,這個價位他能接受得了。
可是施羅治搖搖頭,“對不起,彭生,這匹馬不在我的出售范圍。”
彭渤只能說好遺憾,算了,君子不奪人所愛。
可是就在他要下注時,一個問題來了,很現實的問題,他沒有帶鈔票。
平時,他的出行結賬都是羅燕和陳峰負責,這也養成了他隨手就只拿一部手機的習慣,可是現在羅燕不在現場,陳峰已經被警察隔開。
“我們怎么下注?”薩英笑著問道。
彭渤一招手,馬會的專門為財富論壇服務的人員快步過來,“把鈔票交給他就好,不過,薩英小姐,可以借我點錢嗎?”彭渤有些窘迫,這是從沒有過的。
“當然可以,”薩英可不相信他沒錢,只是鈔票沒有帶在射上而已,“多少?”她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