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帝,當真是圣人之下第一上仙。吾不及也。”燃燈沉默半晌嘆口氣道。
“沒有獲得任何功德值”而此時,楊昭在北冥劍宮自然對西岐發生的事情有所了解。但殷郊伏誅后,楊昭沒有獲得任何功德值。
“果然如同我預測的那樣。”楊昭沉思。這樣的結果正如楊昭預測的那樣。
殷郊雖然兌現了天道誓言,但畢竟身為人王最后子嗣,功德氣運加身,不減除楊昭的功德值就不錯了,如何會獲得功德值。
而且,隨著殷郊身死道消,大商的功德氣運再次跌落,頹廢之勢已經勢不可免了。
楊昭沉思,也許收殷洪、殷郊上山,然后申公豹策反兩人,都在闡教算計中。
但這樣的算計,恐怕廣成子和赤精子都未必知道,燃燈該知曉一二,幕后的推手必然是元始天尊。
自從楊昭和鎮元子結識,更進一步了解封神幕后之事后,楊昭覺得自己已經有所推測、逐漸了解真相了。
其實上,這無所謂誰對誰錯,到了圣人這一步,再進一步極難,遇到量劫來臨,各自謀劃、各顯手段也正常。
自從斬三尸后,楊昭也越發領悟圣人之心了,無善、惡執念,只有所行之事的謀劃,其實也極為可怕。
所以鎮元子若明若暗的提點,莫要參與封神大戰,避開為好。他就是這樣行事的,緊鎖五莊觀,不理外事。
但楊昭不能,因為楊昭所關心的云霄、楊戩、鄧嬋玉和龍吉等都身在局中。
雖然楊昭斬去了三尸執念,但楊昭仍然是個有感情的人,雖然不執著對他們的情,但為了他們,楊昭甚至不顧惜自己的安危,這看似矛盾,但其實又不矛盾。
此時,楊昭翻出云霄給自己的玉簡,探查一下,眉頭微微一皺,不由得嘆口氣。
云霄傳來訊息,言說在楊昭殺了羅宣后,通天教主極為生氣,因為羅宣是他較為看重的外門弟子,如今死在了楊昭手中。
按照云霄的說法,通天通過其弟子金靈圣母給云霄傳達他的意思,算是給楊昭下了通牒,要么不摻和他截教、闡教的爭斗;要么站在截教一方,否則的話,會讓楊昭生死兩難。
很顯然,先前通天同意云霄和自己的事情,隨后又讓趙公明來朝賀北冥劍宮成立,這都是在拉攏楊昭。
如今種種跡象表明,楊昭站在了截教對立面上,且楊昭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讓通天有點著急了。
同時,楊昭也推測,先前通天擺出一副不準弟子下山參與封神大戰的跡象,恐怕也是假象,或許為了迷惑闡教,或許為了給鴻鈞以及女媧圣人有所交代,但最終他的目的還是要出手阻攔闡教推動封神大業。
“截天之道為我所用是為截教。”楊昭沉思,頓時有所頓悟。
也許,通天就是在等這個機會,封神大業一旦走入正規,然后其截取其成事,取其道果為我所用,若是他成功了,也許通天教主會更進一步。
“原來都是天道境界之爭”一瞬間,楊昭想通了很多事情。
將所有弟子的道途賭上,不過是為了自身道運更進一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