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個叛賊苗無恨有能力讓所有生活在沿河平原上的生羌都撤退到棘道以南,那里的茫茫大山土地貧瘠,無法養活這么多的人,而且熟羌已經習慣了種地,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狩獵的山嶺生活,時間一長必然生亂。
甚至我認為不少熟羌部落不會拋棄他們耕耘多年的土地,跟隨叛軍前往來附城。”
“受教了。”葉紫瓊拱手行禮,認真的道謝。
“葉門主天資聰慧,年輕有為,只是對羌人之事還不太了解而已。”唐運賢謙虛的還禮,內心卻甚愉悅,他轉身向李柏松說道:“將軍,趁叛軍主力向南撤退之際,請允許卑職前往沿河平原的熟羌各部落,說服他們前來歸降,也可削弱叛軍的實力,導致他們內部不和。”
這一次李柏松幾乎沒怎么考慮就果斷說道:“寧銘闊,一會兒你去通知水軍和飛魚幫,讓他們明日凌晨派船運送我們的士兵渡過馬湖江,登陸的計劃還跟今日的一樣。”
“是!”
“軍隊占領樂羌城之后,唐從事,你作為使者前去說服熟羌各部落前來投降,你告訴他們,如果不降,大軍一到,人畜皆死、寸草不留!”
“呃……是。”唐運賢暗暗叫苦,李柏松的強硬無意增加了他說服的難度,但他卻不敢當面反對。
李柏松看看副將寧銘闊、又看看葉紫瓊,言語有力的說道:“不管叛軍是死守來附城,還是撤退到棘道以南,我們的軍隊在樂羌城稍作休整后,即刻向南行軍,直至包圍并攻占來附城,再根據情況制定下一步的軍事計劃。”
見李柏松已經作出了決定,江士佳、卞金林、副將寧銘闊、西南羈縻州從事唐運賢正要起身遵命。
卻聽葉山開口說道:“我有一個建議。”
“范陽候您請說。”李柏松面對葉三就變得很是尊敬,這不僅僅是因為葉三有爵位在身,更因為對方確實有真本事,之前正是因為他的建議才有了登陸戰的大勝。
“現在大軍已經過了蜀江,還將繼續向南進軍,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地方——戎州軍營,那里堆積著供應全軍的給養和輜重,但那里只有500名?還是1000名士兵駐守?”
沒等副將寧銘闊回應,葉三繼續說道:“你們可能覺得我們已經徹底的封死了叛軍北竄的通路,后方是絕對安全的。普通士兵是過不去,但是武林人士卻可以做到。相信這一次的登陸戰已經讓你們見識到了經過訓練集合起來的武林人在通常的會戰中的威力,但事實上武林軍隊更可怕的是他們能夠做到普通軍隊所不能做到的突襲,所以千萬不要按照常理來推測一支擁有不少武林人的軍隊。”
李柏松雙眉擰結,神情凝重的問道:“范陽候,您的意思是叛軍很可能會派出那些身懷武功的賊子突襲戎州軍營?”
“不一定,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葉三回了一句。
“將軍,這一次我們在河灘一戰中殺死、殺傷近八十名苗無恨培養的殺手,根據之前的情報,他可能還有百名左右身懷武功的手下。”江士佳趕緊說道。
“戎州軍營不容有失!”李柏松果斷說道:“寧銘闊,你抽調1000名士兵立刻返回戎州軍營,加強防御。江統領,你根據自己隊伍的情況,也抽調出足夠抵御叛軍突襲的人手,立刻返回戎州軍營,這一次戎州軍營的防御主要交由你們武林軍隊負責!”
“是!”江士佳有些興奮的回應道,他感到剛剛結束的戰斗贏得了李柏松的尊重,才會被唯以這項重任。
在這一次的軍事會議中,獨孤常慧從頭到尾都沒有插話,如同一尊泥塑。她已經想明白了自己對指揮作戰完全不懂,干脆就不說話,避免出丑。
不過李柏松、寧銘闊他們對她卻同樣尊敬,畢竟她“傲立橋頭、一劍逼降五百兵”的英勇事跡傳遍了全軍,不是誰都能做得到的。
…………………………………………………………………………
薛暢所在的斥候小隊住進了兩江鎮內的一間房屋,已經非常疲憊的他倒在床鋪上就睡著了,等到被叫醒時,還以為是吃晚飯的時間到了,結果卻被唐天舒告知:他們接到新的命令,要立刻回防戎州軍營。
整個武林軍隊被抽調回去的大約百人,多數都是在河灘之戰中受了傷,其領隊是卞金林,他的統領身份有利于他同時指揮駐守軍營的普通士兵。又考慮到抽調回軍營的人多數都是巴蜀武林人,因此副領隊的人選定為靜心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