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愛卿,你們覺得這些對策可行否?”
房玄齡第一個走出來,聲音帶著些微激動的顫抖回答道:
“陛下,臣以為,此策當記錄在案,并成為我大唐以后安置流民的標準準則!”
“好!房相說的對!”
“陛下,臣也懇請將此策作為準則!”
......
“這就要青史留名了?”
李世民嘴都笑的差點咧到耳根子后面去了。
但李世民總算還保留著一絲廉恥之心,
他安撫住了那名激動的要親自記錄對策的官員,然后說道:
“朕還是覺得應該先實踐,
待通過實踐證明了它確實行之有效后,再進行收錄以及準則化也不遲。”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正該如此!”
“陛下圣明!”
皇帝陛下自己出了一套安置流民的準則,
先不說有沒有效果,
至少這把火是燒不到自己身上了,
更何況那張紙上寫的東西看起來還是非常有可行性的,
所以滿朝官員都贊成李世民推廣他拿出來的安置對策。
不過朝堂中總還是有些人時刻保持著挑戰的目光,
這不,
魏征大人就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還是一個大問題!
“陛下,您的對策很有遠見,
可這里面卻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知道您清楚不清楚?”
隨著魏征的大聲問話,
朝堂中迅速安靜了下來。
魏征的膽子他們從來都是很佩服的,
同時他們也很好奇,
這樣一個總是跟陛下唱反調的大臣,究竟還能再活躍多久?
面對魏征的詰問,
李世民并沒有惱怒,雖然魏征真的很讓人掃興,
但李世民卻需要這樣一個敢于挑戰自己的人存在。
李世民環視了一圈滿朝的文武重臣,
這才看向魏征,說道:“魏愛洞若觀火,這里面確實有一個大問題。”
魏征見李世民如此給自己面子,
他也不好再不給皇帝面子,于是替李世民回答道:
“陛下,您的對策堪稱精妙,
可要實施這里面的措施,需要大量的人手和錢糧啊!”
“是啊!我們怎么沒想到呢?”
“還是魏相眼光犀利!”
“果然,他總是能找到陛下的問題所在......”
......
魏征沒有理會身后那些陰陽怪氣的話語,
他看著李世民,問道:“請陛下恕臣冒昧,臣還有疑問不知當講不講。”
李世民依然保持著威嚴的儀態,輕輕點頭后說道:“講!”
魏征拱手一禮,隨即大聲詢問道:
“陛下,既然您能想到這樣的對策,那您自然也明白這里面的花費。
敢問陛下,如今國庫空虛,換做是您,您要怎么實施這些對策?”
好家伙,
這魏征竟然敢直接質問李世民,
要是站在龍椅前的不是李世民,說不定第二個被叉出去的人就是他魏征了。
如今國庫空虛是事實,
長安城的糧食價格一路飆升也是事實,
這些都是大唐目前最核心的問題。
朝堂鴉雀無聲,
這些問題不是沒人想到,但敢在李世民處在興頭上時說出來的人,只有魏征。
大家都秉著呼吸,害怕自己會一個不小心就讓被掃了興的陛下當成出氣筒。
然而,
當文武百官們偷偷瞟向李世民時,
卻發現李世民臉上的笑容,竟然不減反增!
魏征見狀,心中疾呼道:“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