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一個對漢室歷史有了解,對漢初異姓諸侯有了解的人而言,燕王盧綰,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高皇帝五年,楚王項羽自刎烏江,漢室鼎立。
緊接著,便是劉邦于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而后便是遍封異姓諸侯。
彼時,漢室便有了最開始的七位異姓諸侯;
——楚王,韓信;
——燕王,臧荼;
——韓王,韓信;
——梁王,彭越;
——趙王,張耳;
——淮南王,英布;
以及,長沙王吳芮。
從這份名單中不難發現:在最開始的異姓諸侯當中,并不見盧綰的名字。
而盧綰的‘燕王’之位,也是被臧荼所占據。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漢室鼎立之后,盧綰的爵位并非是‘燕王’。
而是‘長安侯’!
且先不提青史之上,對盧綰‘少與高祖同學,居同里,同日生’的記載,光從盧綰‘長安侯’的爵好,就能看出劉邦對盧綰的恩寵。
——以國都長安,為盧綰之食邑!
如此盛眷,說是青史罕見,也絲毫不為過!
盧綰同高皇帝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同鄉鄰居,是從穿開襠褲的年紀,就一起玩到大的摯友。
在劉邦起事反秦之后,盧綰自然也是力挺好基友,參與到了劉邦的陣營當中。
之后的抗秦之戰、楚漢爭霸時期,盧綰皆屢建功勛,受任太尉;漢室鼎立之后,被劉邦封為長安侯。
漢室鼎立次年,燕王臧荼謀反,被劉邦御駕親征所平定,而后,盧綰便取代了兵敗身亡的臧荼,成為了漢室第八位,也是最后一位受封的異姓諸侯。
對于盧綰這個從小玩兒到大的好基友,高皇帝劉邦可謂是無限信任,又極盡恩寵。
無論是先以國都長安為盧綰食邑之所,還是將北方最為關鍵的燕國交到盧綰手中,都足以讓劉邦拍著胸脯說一句:我富貴了,沒忘記老伙計!
但很遺憾,盧綰得劉邦如此獨寵,卻并沒有對得起這份信任……
去年年末,代相陳豨謀反,劉邦御駕親征至趙都邯鄲,自南攻打代國,同時下令燕王臧荼,自東攻打代國東部,以對陳豨形成兩面夾擊。
面對盧綰、劉邦這對把兄弟的東、南兩面夾擊,陳豨頓時亂了手腳,趕忙遣使北出草原,向匈奴求援。
得知此事之后,盧綰也同樣派出使者,騙匈奴人說:陳豨已經戰敗,代國已經被平定,陛下大軍已經在代北設下埋伏。
很顯然,彼時的盧綰非但是劉邦合格的好基友,也是一個十分有潛力的‘戰忽局’成員。
但此事的轉折,也恰恰發生在了這時。
盧綰派去匈奴進行‘戰忽’的使者,名為張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