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帶喜悅的回到家中,陽毅難得見到了老爹陽城延,以及大哥陽去疾的身影。
大哥陽去疾還好些,自打秋收過后,包括陽毅、陽去疾在內的所有禁中侍官,基本都閑了下來;陽毅見到大哥的機會并不算少。
但老爹陽城延,如果陽毅沒記錯的話,可有十來天沒著家了!
頂梁柱難得回趟家,陽府上下自然是忙碌了起來,趕著午后的功夫,竟準備起夕食?
“這么早?”
看著奴仆下人在府內來回走動,不時將時令果蔬、醬料陳酒,甚至不少肉食搬向東廚,陽毅不由感到一陣詫異。
——在這個時代,是沒有午飯這么一說的~
尋常百姓家,基本都是每天趁著天剛亮,太陽還不很毒辣的功夫趕緊出門,到田里忙活一陣;等日上三竿就回家,吃頓熱乎飯,再睡個午覺。
睡醒了,就在家里忙忙手工活兒,如修理一下家具農具、整理一下屋里屋外之類,順便熬過正午。
等過了烈陽高照的晌午,再趕緊跑到田里忙活一陣,一直忙活到天黑前回家,黃昏前后吃頓晚飯,也就該睡覺了。
陽毅家中,情況自然是好了許多——陽城延畢竟是當朝九卿,陽家三服以內的親戚,自然也沒有了土里刨食兒的道理。
陽氏三服以內,但凡手腳還算麻利的,無論男女老幼,都被陽城延接到了長安。
男的就在家中幫忙,做做體力活,以為‘家臣’;女的也能忙些灑掃、飯食之類,總歸也不白養活。
零零總總算來下,陽氏一門明明只有一夫、一妻、二子,不過一家四口;可算上這些個遠房親戚、家丁婢女,外加買來的奴仆下人,也有了三四十張嘴。
“呼~”
暗地里稍算了筆賬,陽毅便默默下定了決心。
“等搬出去,絕對不能學老爹!”
——不是陽毅小氣,陽府光是如今這幾十張嘴,一年可就能吃掉六七百石糧食!
若是再加上逢年過節發點布匹、肉食,包個紅包,給個賞錢,一年一千石糧食簡直就跟玩兒一樣!
陽府倒還好說,家主陽城延位列九卿,秩祿中二千石,月祿一百八十石;
算下來,陽城延每年能有二千一百六十石粟米的俸祿,養活這一家子,勉強算是不在話下。
可要是換做陽毅,那就吃不消了。
——陽毅現在的官職,說好聽點叫侍中,說不客氣點,就是個侍郎!
說是比四百石的秩祿,真正能拿到手里的,一年也就是三百六十石!
如果撇開其他所有開銷,光是吃,陽毅每月三十石的俸祿,頂多也就養得起十五張嘴!
“走的時候,就帶個陽大好了。”
“算上小爺自己個兒,滿共也就兩張嘴,咋都養得活……”
正當陽毅暗自盤算著日后的‘為家之道’,不遠處,便出現陽去疾那略顯驚恐的面龐。
“阿……毅弟。”
“大人有召……”
※※※※※※※※※※
“且坐吧。”
跟隨大哥陽去疾來到書房,規規矩矩拱手一拜,陽毅稍抬起頭,就見老爹陽城延滿是疲憊的癱坐于榻上。
十數日連綿不休的工作,讓陽城延的眼下形成兩片厚厚的眼帶;眼眸中血絲遍布,就連臉頰都內陷了些。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