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王陵佯裝抱怨的道出幕后黑手的身份,陽毅不由一陣默然。
洨侯、酈侯。
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侯爵名稱,無論是在此時的漢室朝堂,還是在后世人的腦海中,都著實算不上‘耳熟能詳’。
但在十幾年后,惠帝劉盈、前少劉恭接連死去,朝堂皆為呂氏外戚所掌控的那段短暫的黑暗時光,這兩個侯爵,卻會成為整個漢室除太后呂雉外,最尊貴的二人。
洨侯呂產,酈侯呂臺!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十一年后,年剛過十歲的前少帝劉恭被呂雉廢殺時,酈侯呂臺的兒子呂通,便會被呂雉封為燕王。
至于洨侯呂產,更是會被呂雉立為漢祚前后四百年內,僅有的一位‘呂王’,以取代如今的梁王。
再加上呂釋之的兒子呂祿,燕王呂通、呂王呂產、趙王呂祿三人,便會組成呂雉掌權后八年當中,呂氏外戚最為仰仗的一股勢力。
其中,呂王呂產、趙王呂祿二人,更是在惠帝劉盈駕崩后,呂雉徹底把控朝政的八年之間,長時間把控著長安南北兩軍,將朝臣百官、功侯元勛反抗的可能性徹底扼殺。
現如今,惠帝劉盈依舊端坐天子之位,呂祿還不過是個小卒;洨侯呂產、酈侯呂臺二人,也還不過是長樂宮西北、西南兩處宮門的宮門尉。
至于長安南、北兩軍,也還暫時把控在身為衛尉的曲成侯蟲達,以及擔任中尉的臨轅侯戚鰓手中。
不出意外的話,待陽毅操作一番,北軍就將為取代戚鰓,成為中尉的梁鄒侯武虎所掌控。
但這并不意味著,此時還不是什么大人物的呂臺、呂產二人,是陽毅能輕易扳倒的。
別的不說:若不是絕對信任,呂雉又怎么會在不遠的將來,將呂產以及呂臺的兒子封為呂王、燕王?
——要知道取代梁王的呂王,其封國就在函谷關外,可謂是關中阻絕關東諸侯的門戶!
燕國更是漢室北方,與匈奴直接接壤的兩個諸侯國之一;燕國的北方邊界,至少占了漢室北方邊墻的一半!
光從這一點,陽毅就不難推斷出:對于呂臺、呂產這兩個侄子,太后呂雉是怎樣的信任和信重。
更讓陽毅為之頭疼的是:呂臺、呂產二人,正式已故周呂令武侯僅有的兩個兒子……
“長陵,田氏……”
既然呂臺、呂產二人不方便直接針對,陽毅的注意力,便也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呂臺、呂產二人此番,操縱長安糧價的白手套:糧商田氏身上。
長安田氏,算是漢室第一批因‘廣遷天下豪杰于關中,以首天子之靈’的陵邑政策,而強制遷入關中的地方豪強了。
在太史公所著《史記·貨殖列傳》當中,長安田氏及其分支,更是被一向嚴謹的司馬遷,籠統的歸類為了‘諸田’。
如果陽毅沒猜錯的話,現在這個時間點,關中商界,還沒有出現后來的豪商糧商安陵杜氏、典當韋姓粟氏、高利貸商人無鹽氏、快遞員師氏。
整個關中商界,幾乎都掌控在長安唯一一家豪商:長陵田氏手中。
但與幾十年后所不同,此時的漢室,還沒有經歷文、景兩代的工商業狂野生長;長陵田氏,也還沒有在朝堂遍布耳目,更沒有開枝散葉,成為太史公口中的‘諸田’。
區區一介商賈之家,憑借漢室此時仍舊濃烈的仇商、貶商輿論,就算是徹底血洗之,應該也沒有什么難度。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就王陵所言,長陵田氏,是呂臺、呂產搜刮民財的白手套、狗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