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音的運營部門有一整套大數據推廣的統計和分析!
在視頻發布的初期是根據大數據給流量。
但如果數據異常或者是過百萬點擊的量級就會有一個人工審核的流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運營部有權對這個視頻進行減權重、降流量、甚至封禁賬號的權力。
當然,他們也會對那些優質的原創作品給予一定的流量扶持。
《父親寫的散文詩》這個視頻的驚人漲勢很快就引起了數據人員的關注。
數據人員按照視頻類別,把數據匯總到負責該尾號作者的運營第六小組。
第六小組的鄭曉春第一時間點擊了視頻,查看是否有夾帶私貨、內容違規、抄襲擦邊等行為。
但下一刻,一個清澈溫暖的歌聲就傳入了她的耳中。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
兒子躺在我懷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作為音樂學院畢業的員工,鄭曉春對音樂有自己的一套審美標準。
對于這種情感濃郁的歌曲,她覺得應該藏而不露,含蓄節制,不能做過分的夸張和渲染。
而演唱者卻恰好完美地契合她的音樂審美。
他的演唱始終保持著一個極好的平衡度,含情而克制,仿佛親人注視著你卻欲語又止的目光。
即便到后面感情爆發的段落,演唱者甚至帶著一點哭腔去抒發這散文詩帶來的震撼和感動。
但每到句末,總是會舒緩得收到娓娓道來的弱聲。
尤其是在戶外這樣沒有收聲的環境中,依舊能夠呈現出這樣的效果,的確讓人驚嘆!
但更讓她震撼的是,這首歌標準的竟然還是原創作者。
這是什么概念?
這就意味著她可能逮到一只具有超強實力的野生歌手!
按耐住自己內心激動的情緒,鄭曉春第一時間去各大平臺查看這首歌的相關信息!
事實證明,這首歌竟然真的是豆音平臺首發!
這下牛比大發了!
“怎么了,曉春,想著晚飯吃什么呀?”
調侃的聲音響起,說話的人正是運營部第六小組的組長朱榜!
“不是啊,組長,我發現了一首原創作品,爆好聽啊!”鄭曉春激動地說道。
“嘿,放出來聽聽!”朱榜也興致盎然地說道。
盡管都是運營部門,但不同小組之間也有著激烈的競爭。
如果能夠他們小組能夠推出一首爆款,那這個月的獎金有穩了!
關系到自身利益,第六小組的員工紛紛圍了過來。
鄭曉春點了播放,所有人都認真聆聽著。
很快,他們就激動起來了!
“臥槽,這首歌……簡直爆贊啊”
“很感人,我很久沒見到歌詞這么深刻的歌曲了。”
“情緒調動地很厲害,我覺得可以搞。”
“我敢說這首歌是我今年聽過的最好聽的新歌。”
鄭曉春這時插了一句說道:“是啊,感染力很強,聽到我現在就想辭職回家……”
第六小組員工:“……”
眾人無語了片刻,悄悄離他遠了點,組長還在這里呢!
也難怪他們這么激動。
其實豆音能夠出這么多爆款歌曲和他們運營部的努力分不開關系。
但是以前的爆款歌曲要么是經典老歌翻唱,要么是裁縫匠縫縫補補充新,又或者是節奏卡點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