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裴綸對孫淼的了解,他知道這家伙心里肯定還有事,只不過這個場合可能不愿意跟自己說罷了。
當初孫淼在刑部任職的時候,裴綸也在刑部,幾乎跟孫淼就是搭檔,孫淼這個人他還是了解的。
雖然有點脾氣,好點面子,但絕對不是給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穿小鞋的人。
況且孫淼要是真的想給王震穿小鞋的話,就不會往裴綸這送了。
一念及此,裴綸看向王震,之后笑道:“今后你就是我大理寺的人了,大理寺雖然比不上六部,但在長安城里終歸也還是有一號的,而且咱們大理寺可沒有那么多爭名奪利的事,走吧!我今天先帶你認認門,咱們大理寺卿已經年過七十,一般是不來的,除非有什么大案,所以你的事,我來安排!”
看著這裴綸看自己的神情,王震就放心了,心說孫淼給自己安排的這還真就不錯。
大理寺這個府衙,王震還是了解一點皮毛的,畢竟之前孫淼就曾說過,他的落腳點應該不是刑部就是大理寺。
大理寺幾乎從先秦時代就一直存在的,只不過在大唐,它的作用才漸漸的凸顯出來了。
此時的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大理寺少卿為首腦,用官方的話說起來,叫掌平決獄訟。
別看就四個字,但這里面的事可就多了,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為地方官員的司法權力過大,可自行勾決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錯案。
為了使刑獄匯總,這才有了大理寺作為復審機關。
不過真正實行起來,大理寺主要負責審理長安城周遭百官及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
這也不是說就是所有高級的案子都得給大理寺了,但凡是涉及到徒、流案件的判決權還是只有刑部才能行使。
這兩個府衙在大唐基本上要么就是相互配合,要么就是相互制衡。
實際上,大唐的調查和審判權主要由大理寺和刑部共同行使,凡事只要是這兩個機構商量著來也就沒事了。
換言之,大理寺的地位跟六部之一的刑部總體來說是差不多的,而刑部在六部里的地位又在中間位置,這也就說明了大理寺的位置了。
而王震現在的這個從八品大理寺評事,那就是大理寺真正干實事的官職了。
在他們之上,還有大理寺寺丞和寺正,至于具體的分工,王震知道就得看自己眼前的這位裴少卿怎么安排了。
二人坐著馬車,沒多少時間就到了大理寺的府衙門口。
跟兵部相比,大理寺的位置也還是不錯的,處在長安城的核心之處,但因為屬官不如兵部那么多,大理寺的府衙小了不少。
“這大理寺你日后自可以多熟悉一番,我們這個府衙跟別的府衙不一樣,因為各地呈報上來的案件著實不少,眾人幾乎都是各司其職,該認識的,早晚都能認識,今日我主要帶你去見見你日后天天在一起辦案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