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亮調侃:“你自己不就是嗎?”
林璇瞪他,口型給了個“滾”。
金秋看著組員:“別鬧。認真聽。”
張盛搖頭:“我沒什么說的了。”
看看戚溪:“戚助理?你第一次過來感受的話,也說幾句?”
戚溪笑了笑,倒也沒推拒:“人生是起伏的,但總有人在得意和失意間覺得那是自己的人生常態。會一直成功或者失敗。又或者是一條直線平平淡淡。”
周圍都聽著,戚溪開口:“可實際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順境和困境,勝不驕敗不餒這是我們上學時候老師總是會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可是如今的學生孩子更多是應試教育,是各種補課興趣班,成績還有特長的攀比。然而你要知道放在社會上個人的能力很渺小,一切都只是基礎卻不是決定成功和失敗的關鍵。”
看著周圍:“心態。順境的時候不要自大,要繼續提升自己。困境的時候不要放棄,積極勇敢面對。戰勝對方沒那么重要,超越自己也就超越了勝負。”
笑著看看韓錯:“我說完了。”
“好!!!”
這次不是金秋,韓錯第一個用力拍手:“說得好。”
張盛也鼓掌,金秋跟著,其他編劇面面相覷也都拍手,林璇看看韓錯又看看戚溪。
戚溪對著韓錯:“不用這么夸張吧?”
韓錯搖頭:“簡直說到我心縫里了。”
戚溪忍著笑白他一眼沒再多講,倒是金秋示意:“韓錯?該你了。”
韓錯看看金秋:“那你……”
金秋詢問:“你還真想壓軸?”
“不敢。”
韓錯組織一下語言,大家也都看著他。
這氛圍不錯,哪怕韓錯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公司活動,獨屬于編劇組他爭取回來的。
以往在家自己看電影,有什么都在心里。
現在到可以發表意見可以分享觀后感,挺好的。
“大家能說的都說了。”
韓錯開口:“我就不說劇情方面的一些意思。這也不是什么藝術片,道理很容易就懂。”
韓錯想了想:“既然是為了編劇組可以對以后寫作有幫助的活動,我就以編劇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的故事能給編劇什么啟發?”
看著周圍:“代入感。”
林璇看著韓錯,人都是這樣,自己講什么的時候誰認真聽就不自覺視線相對。
韓錯也看著她:“代入感是文字創作者最先要考慮的,尤其是我們面對觀眾和讀者的時候。這很重要,說爛的我就不說了。這部電影代入感體現在哪?受眾就是那些消極面對生活的人。如今我們國家也不少,宅男還有鍵盤俠就是其中一部分。”
“你以為鍵盤俠在網絡上活躍生活也如此嗎?正相反,他在網上可以說的話可能都是現實中說不出來的。他在網上活躍或許現實中是一個沉默內向的人。”
周圍都不說話認真聽著,韓錯開口:“我不是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但是我代表我自己來解析還是有資格的。”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幾年的改變。不擅長社交已經被不積極社交在偷偷替代。兩者好像看似雷同但其實有本質區別,前者是能力不足但還抱有期望,后者是能力足不足未知,因為已經懶得社交。”
韓錯開口:“這不是個好現象。前者至少還在努力,努力就有希望。但后者幾乎已經是放棄的狀態,社會壓力,經濟壓力,還有各種問題疊加等等等等。”
林璇還是看著韓錯,戚溪也點頭,韓錯看過去:“代入感在哪?”
韓錯指著自己:“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估計比你們任何誰都更能感同身受,就好比剛剛好幾位同事都拿我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