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5年六月,韋皋官拜檢校戶部尚書,接替張延賞出任成都尹、御史大夫、劍南西川節度觀察使,真正傳奇的生涯就此開始。
公元788年十月,吐蕃發兵十萬入侵西川,又征調與自己和好的南詔兵力數萬,屯于瀘水之北。
韋皋明白南詔正在猶豫,遂派遣判官崔佐時前往南詔國都羊苴咩城,施行反間計,勸說令他們歸順王化,以擺脫吐蕃的控制。
南詔王異牟尋欣然接待,崔佐時代表朝廷請他們同吐蕃絕交,派遣使臣向朝廷進貢。
當年,韋皋讓東蠻首領驃傍、苴夢沖、苴烏等相繼入朝,南蠻自巂州陷落后,成為吐蕃的臣屬,繼絕朝貢前后共二十余年,到這時又重新通好。
吐蕃因東蠻諸部相繼朝貢于唐,開始懷疑南詔,派兵兩萬屯于會川,以斷絕南詔至西川的道路。
南詔方面大怒,于是撤兵回國,堅決歸順唐朝之心,吐蕃分兵四萬攻兩林、驃旁,三萬攻東蠻,七千入侵清溪關,五千入侵銅山。
韋皋派黎州刺史韋晉等與東蠻聯兵抵御,敗吐蕃于清溪關外,十一月,吐蕃再以兩萬兵力攻清溪關,一萬兵力攻東蠻,韋皋命韋晉鎮要沖城,都督諸軍防御。
嶲州經略使劉朝彩出清溪關,連戰吐蕃,大敗其軍。
公元789年,兩爨蠻大鬼主苴那時部族斷瀘水橋,進攻吐蕃,并向西川方面請求援軍。
韋皋派遣大將王有道挑選精兵兩千人進入吐蕃境內。
九月,王有道與爨蠻合兵,在前巂州的臺登北谷將吐蕃的青海、臘城兩節度打得大敗,斬殺二千人,生擒籠官四十五人,繳獲牛馬、鎧甲眾多。
吐蕃士兵墜崖而死的不計其數,吐蕃大將乞臧遮遮、悉多楊朱及論東柴等為劍南軍生擒。
乞臧遮遮驍勇非常,長期成為邊患,自他被擒后,吐蕃的城邑柵寨沒有不投降的,幾年之后,劍南軍終于收復了巂州。
史稱此役之后,“西南少安”,韋皋因戰功而被加授為檢校吏部尚書。
東蠻擁地二千里,有精兵數萬,南倚南詔,西結吐蕃,成為唐朝西南的大患。
韋皋出鎮西川后,能招撫東蠻諸部,故而使其為劍南軍所用,屢戰有功。
后來,德宗所封的東蠻首領、懷化王夢沖又與吐蕃結盟,韋皋派巂州總管蘇峞召來夢沖,責備其叛亂之事,斬之于琵琶川,立他人為首領,使“蠻部震服”。
此后,韋皋在資州建置安夷軍,以約束、制衡諸蠻,在西山修筑龍溪城,以接納并保護投降的羌蠻。
公元793年,為加強西北邊防,朝廷命各鎮合力修筑鹽州城。
因為擔心在修筑過程中遭吐蕃偷襲,德宗命涇原、山南及劍南諸鎮出兵牽制吐蕃。
韋皋得詔,命大將董勔、張芬從西山、靈關出兵到達南道,攻破峨和城、通鶴軍、定廉城,越過的博嶺,包圍維州,進攻棲雞,陷羊溪等三城,攻取并焚毀劍山屯。
吐蕃南道元帥論莽熱沒籠乞悉蓖率兵前來援救,又被擊敗,死傷數千人,董勔等趁勢再占領白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