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TM不就是野怪么?
玩游戲不刷野怪,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哼哼,哼哼~”斷牙野豬的聲音更近了。
李義亮轉頭看去,發現斷牙野豬已經來到了自己四五十米左右的地方。
還好這里算是一片小山坡,李義亮這邊地勢較高,斷牙野豬那邊要低一些,這從一定程度上減慢了斷牙野豬的速度。
李義亮握緊剛才撿來當拐杖用的樹杈,居高臨下,看著斷牙野豬沖來。
四十米、三十五米、三十米......
他心中不斷給自己打氣:“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在高處,它在低處,贏得一定是我!”
......如果有個三國迷在這里,就會提醒他:這句話,是《三國演義》里馬謖說的。
然后,馬謖兵敗如山倒,兩萬大軍灰飛煙滅。
諸葛亮說:“這個馬謖中暑了,不如我們......”
咳咳,錯了。
應該是:“......”
然后馬謖就被斬了。
其實這句話本沒有錯,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都是兵法之道。
但唯一的問題是,這一切,除了地利之外,還需要人和!
《三國演義》中,馬謖之所以兵敗,主要原因并不是他屯兵在孤山上,而是因為他兵馬少。
張郃五萬大軍,馬謖不過兩萬。
如果安營扎寨在山下,一樣完不成諸葛亮“堅守一個月”的軍令(實際上諸葛亮只要他堅守半個月,就可以把自己那邊的局面攤開。)
馬謖之所以被斬,就是因為他連諸葛亮預期的半個月都沒有達到,而且,他是諸葛亮的親信,街亭又是蜀國要地。
不斬馬謖,不足以服眾和定軍心。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這里只是說明:所謂的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什么的,那都需要有奇兵相輔的。
正所謂,用兵之道,以正和,以奇勝。
只有雙方本身差距不大,借助了這些外在條件后,才能做到反敗為勝。
否則,再怎么樣,也基本是白給。
除非有奇跡發生。
所以......
轟隆轟隆——
“哼哼~”
“二師兄”越來越近,眼看到十米內了。
李義亮雙手拿著木棍,對準“二師兄”奔來的方向。
他的雙腿開始顫抖起來。
這個距離,已經足夠讓他聞到“二師兄”身上的腥臭味了。
“這貨吃什么東西了,這么臭?”
——這是李義亮的最后一個念頭。
脆弱的樹枝,在斷牙野豬那堅逾鐵石的毛皮面前根本不夠看。
只是輕輕一碰到就直接折斷了。
別說破皮,就連毛都沒掉一根!
然后,斷牙野豬那顆完好的牙齒狠狠刺入李義亮的身體中,將他頂了起來。
鋒利的獠牙,有如一把鋒利的彎刀,瞬間便將李義亮的身體從腰肋處劃開。
鮮血、肚腸從中狂涌而出......
好在李義亮早有先見之明,知道這個世界處處充滿危險,早早地就把痛覺調到了最低的50%。
而且這斷牙野豬的獠牙也足夠鋒利,沖擊力也足夠大。
他大概也就是感受了那么0.5秒的被卡車撞了的感覺,意識就直接從身體里飄出,被陸兆的空間自動回收了。
然后......
“???哪個挨千刀的鱉孫兒?又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