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五件法寶隨便排列組合,對于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的領悟自然會變得輕松許多。
同時,李彌也是在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世界。
從張道陵飛升至今八千余年,社會架構的模式變化并不大。
就像是前世從秦漢到明清也有2000年,但都是皇帝統治下的封建官僚體系。
生產力有發展,但并沒有革命性的進展,自然科學的進步都是零星不成體系的。
同樣,在神洲界中,符箓之道推陳出新,各大流派宗門“創造”了許多道術,但很多都是閉門造車,細微的修改,甚至早在數千年前就被先賢發現發明過。
道法不但沒有作用于凡人世界,甚至修行界內部也沒有多少改變。
不能說是一潭死水,只能說是變化不大。
如果真有一個八千年前閉關的老怪,現在出山,也會極快的適應這個時代,因為和當初的時代真的沒多少區別。
不過是換了一個世俗王朝,龍虎山正一盟還是修行界的扛把子,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依然在保護這個世界。
這就非常恐怖了,也是李彌絕對無法忍受的。
李彌一步步向著東方的大海行去,順便先去觀察了一番梁山泊。
此地果然不凡,山排巨浪,水接遙天,蘆葦蕩中生白煙,無盡濁氣吞明滅。
八水匯聚,水闊八千余里,濁氣沉降,于修行者堪稱絕地,于魔星卻是天然的寶地,放在蠻荒之中,至少也能養育出一尊魔皇來。
合該是天然的108魔星聚義的好地方。
又過去了兩番寒暑,東海之濱的一片沙灘上,李彌赤足于此,悠然側臥,怡然自得,清靜自在。
這里雖然是天然景區的完美級別沙灘,但在神洲界卻并無人駐足于此,只是偏僻荒涼的一處海灘罷了。
李彌靜觀浪潮翻涌,云水接天,心中對于五行之道的領悟和推衍也終于來到了盡頭。
隨手一招,一塊巨石飛來,隨手一揉,已經變成一支大筆,李彌以石做筆,以沙做紙,開始書寫一部《五形玄真經》。
此經共有三十六真符,皆是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組合而成的強大且實用的符箓,以此可以成就一枚五行玄真金符,并且可以通過修行五形符箓,逐漸領悟五行之道。
《五行玄真經》剛一完成,就有海量傳道度反饋而來,很顯然這部功法完成度非常高。
李彌以紫青道印補完,只花了5億傳道度,差異基本都在最后的證長生果位的環節。
只是通過前后兩版《五行玄真經》進行對比,李彌對于證長生果位的了解就深入了許多。
以李彌對于《五行玄真經》的理解和掌控,凝結三十六真符之種就像吃飯呼吸一樣簡單自然,凝結五行玄真金符也花不了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