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彌講述自家本命的太極之道,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然而所有人都發現,自己大有收獲。
門中如今道行最高的就是大同劍主周軒,已然到了筑基后期,定鼎樞機之前,距離成就金丹不遠了。
講了一日之后,李彌一轉話題,開始講神霄之道,周軒閉目入定,全身道果都被李彌的大道之音梳理,原本的迷茫和未知一掃而空,只剩下了一往無前。
終于,等到李彌停止講道之時,周軒已然完成了定鼎樞機,距離成就金丹,僅有一步之遙。
“多謝太極真人傳道之恩!”周軒如何不知李彌是在刻意點播成就自己,連忙起身道謝。
李彌只是微微頷首示意,太極宗終于要出第二位金丹真人,今后一些談玄論道的交際,終于可以打發出去了。
講道結束,李彌剛要回返八景洞天修行,卻是陡然仰起頭來,已然開始施展望氣術。
如今大劫之中,天機難測,望氣術效果也大打折扣,但是在這一瞬間,神洲南方有一道符箓徑自飛來,穿破層層迷霧,直奔京師而去,其上沾染著晦暗劫運,一旦沾染,必入大劫,無法逃避。
這一符箓的效果已經遠超尋常道法,必是長生真君級數大能所為。
必是正一上清靈寶三派有所動靜,果不其然,這劫運符箓徑自落在了神霄山上,整個神霄派于一瞬間便落于此次大劫的漩渦中心。
林靈素的神霄派雖然應劫而起,但本質上和水滸108魔星并沒有多少牽連和沖突,若是小心避劫,可以躲開絕大多數劫運。
但是這一道天師符詔激射而來,卻是直接將大劫和神霄派牢牢綁定在一起,再也無法脫離。
不愧是執神洲牛耳的龍虎山正一道,這一道天師符詔精妙非凡,很有可能是祖天師所留,若非神霄派發展過于迅猛,否則肯定不會輕易用出。
如此一來,正一道也算是拿出了一張底牌,對于太極宗將來的興起,也少了一大阻礙。
原本的水滸傳基本上是由高俅一人驅動,多少水滸好漢都是被高俅逼上梁山,可謂是第一反派。
如今的高俅也已經發跡,是一位小門小宗的金丹真人,第一時間加入神霄派,不但討好了趙佶,也討好了林靈素,不但名列《神霄道庭圖》,成了樞密院殿帥,更是被林靈素稱作“天庭火德星君”下凡。
如此一來,神霄派和林靈素怕是要扮演這一關鍵反派角色了。
神霄派和水滸108魔星誰更強大?
目前自然是有著上百位金丹真人的神霄派更勝一籌,但是水滸魔星中,三十六天星已經有近半有了金丹境界,再加上大劫氣運所鐘,未來還將蓬勃發展,真要是硬碰硬,神霄派早晚要吃大虧。
李彌在密切關注著整個神洲的變化,水滸108魔星應該就要登上大劫的舞臺開始表演了。
渭州城中,史進尋師父王教頭,卻遇到了一個大漢,這大漢一身玄色道袍,頭戴九梁巾,面圓耳大,鼻直口方,一臉的絡腮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儼然是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經道士。
但是神洲界中敢冒充道士的并不多,證明這大漢是個有道行的,史進上前一番攀談,才知道這道士叫做魯達,道號云深,以降妖除魔而生,在這西北邊境已經闖出了諾大的名聲。
隨著大劫開啟,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的消亡速度進一步加強,疏漏缺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到了如今,甚至筑基境界的妖魔都能輕易穿過大陣,邊界居民受害極深。
正面對抗的禁軍也傷亡慘重,因此神霄派招募神霄道兵的舉動如火如荼,只要成了神霄道兵,便可使用最淺薄的神霄雷法,極為克制妖魔。
如今這渭州城中,便有一位神霄真人坐鎮,正在招募神霄道兵,附近方圓萬里多有豪杰涌來,想要加入其中。
魯達兼修《神霄無量造化經》和《不滅玄功》,已經一正一反同修,凝成兩顆一品金丹,成了貨真價實的金丹真人,對于如今神霄派的道法如何不熟悉?
和師尊所傳《神霄無量造化經》完全相同,顯然是同一脈的傳承。
魯達雖然沒見過林靈素,卻也知道曾經有一位叫做林靈噩的道士,是神霄道體,曾經在山上跟隨師父修行,因此對于神霄派還是有些好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