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持續了整整三月,紫青云霧始終未有消散。
其間守常真人、老貓和出云千代都曾前來探看,卻并不敢打擾李彌閉關。
畢竟看這情況,顯然太極真人功行到了緊要之時,如何能耽擱?
況且山中無大事,諸般小事,幾位峰主商量著辦即可。
在此期間,周軒率領數百名于梁山之上培養的大同道精銳回返老君山,其中佼佼者都已經抵達天人境界,大多數都在開竅境界。
到了這個水準,梁山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修行所需資源了,唯有回返老君山。
幾位峰主商議一番,提供了最優厚的修行資源,整座老君山如今至少能滿足上萬道人修行,還遠遠未到高負荷之時。
畢竟這支大同道,還有梁山軍中魯達等人,都是太極真人親手布下的棋子,未來定有大用。
梁山不愧是革命老區,尤其是無惡不作的還鄉團變本加厲的開始欺壓百姓之后,若非周軒壓下了百姓心中的怒火,率領百姓轉移到了梁山,否則第二次轟轟烈烈的梁山大起義早就拉開序幕了。
這一次,不再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好漢起義,而是真正踐行了大同之道的大同黨人起義。
整個皇宋朝,盡管梁山軍先后平定了河北田虎和淮西王慶,但是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正在崩解,被鎮壓了八千年的濁氣開始大規模噴發,各地紛紛有小民起義,戰力極具膨脹,動不動就是金丹道行,打的禁軍廂軍肝膽欲裂,屁滾尿流。
別說禁軍廂軍了,就連各地道門都風聲鶴唳,過去的小民不過是牛馬一般任由欺壓的人物,如今卻一個個變成了混世魔王,道門紛紛閉山自守,生怕被這些起義造反的妖魔盯上。
整個皇宋朝都開始了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在這種情況下,方臘起義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
方臘的班底絲毫不亞于梁山好漢,此刻已經席卷了江南十四州,治下百姓過億。
十四州中,官吏體系已經被徹底瓦解,被壓抑了數千年的“牛馬”,開始向著上等人反攻,不但皇宋朝的統治煙消云散,就連許多敢于鎮壓起義的道門都被伐山破廟,整個南方都變得極其緊張。
如潮水般的告急文書向著龍虎山涌來,作為天下道門總統領,正一道在發號施令的同時,自然也承擔著責任。
但除了三君五老,整個神洲道門都處在最虛弱的時間,因為九成的步虛真人都在天外,抓緊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破滅之前最后的時間,采擷九天真英。
面對可以輕易擊敗并破滅有著金丹真人鎮守大陣的方臘亂黨,除非三君五老親自出手,否則已經難以鎮壓。
但是正一道并沒有以雷霆萬鈞之勢剿滅方臘起義,而是安坐如山。
在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庇護神洲八千年后,整個天下道門都承平日久,天下道士也太多了。
整個神洲的修行資源愈發不足,連靈機層次都在下降,如今還有望證長生果位,如果放任不管,未來步虛真人可能就是上限了。
還不如借著大劫,清洗一番道門,尤其是那些不入正一盟的。
只是命正一道各宗門開啟護山大陣全力戒備,并接受各宗門逃難同道,并將皮球踢給了朝廷。
皇宋泰半賦稅出自江南,朝廷早就在催促梁山軍再次出擊,但是這一次,宋江選擇了推辭。
十三位兄弟的戰死,加上整個梁山內部的裂痕,讓他不得不慎重,如今梁山軍和眾兄弟是他登臨三品仙官的籌碼,如何能輕易打出?
沒錯,在被招安十年后,宋江也混成了一個合格的高官和軍閥。
他在和朝廷討價還價。
在南方道門和世家的壓力下,趙佶先后派高俅和童貫率領禁軍出擊,其中甚至還有三千神霄道兵,果不其然被方臘大軍殺了個大敗。
主要是高層戰力的不足。
方臘大軍中,已經有五個元嬰級數的魔王,金丹級數的叛賊數十個,甚至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