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青城山五公里外的一片山脈,也就是從青城的東門出去,兩公里外。
這里有一座叫做青泉的小鎮,規模兩三千多人的樣子,在小鎮的邊緣,有一座高六百米的叫青泉的山峰。
中國幅員遼闊,山峰數不勝數,但大多都是沒有名字的山,這座山能有名字,就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山。
能有名字,說名這座山有他特殊的地方,不然當地的老百姓何以要取一個名字。
無名無姓的山峰多的是。
當然,也不是說有了名字,那座山就不得了了,有可能是因為這座山最高,所以才取了一個名字。
此時山頂的一塊平地上,有一群人在忙活。
大概二十余人,砍樹的砍樹,挖坑的挖坑,各自忙著自己的事。
山頂東面的一處懸崖邊,有一道士盤坐在這里。
此道士不是別人,正是在青城山求而不得,退而求其次的丘山。
這座青泉峰,就是他給星辰閣選定的駐地。
山上的那些施工人員,是丘山在山下的小鎮里找的,已經開工了五天了。
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所以他沒準備把道觀修多大,夠用就好。
他在青城山待了五六天,愣是沒找到一座適合做門派駐地的山峰,最后他便來到了這里。
………………
又過了五天。
何維同帶著小司藤一路游歷,慢慢來到了此地。
他并沒有刻意的尋找丘山的蹤影,他只是帶著司藤在游歷。
青泉鎮,歷史悠久,算一算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這幾天,他帶著司藤四處走,看到一座山,就要上去看一看。
山道上,何維同、小司藤并排著前進。
初春,樹木開始煥發新芽,山里的顏色也開始緩緩復蘇,從深綠變成嫩綠。
小司藤在城里顯得悶悶不樂,但是到了山里卻是欣喜非常。
穿過大片的無人密林,他們兩人來到了青泉鎮。
青泉鎮主要就是一條青石板鋪就的路,鎮中的商鋪就開在兩邊,大概兩百多米,圍繞這條主街,往外就是各居民的房屋,在鎮子周圍還有十幾個村莊。
“賣魚,新鮮的鯉魚。”
上午,街上人來人往,有鎮上的居民,也有附近村子的居民。
今天正好是青泉鎮的趕集日,所以附近村子的人都來了,所以不大的鎮子稍顯擁擠。
何維同帶著小司藤走在生活氣息極重的鬧市里,他的這一身看著很是奇怪。
青泉鎮并不是什么大鎮,附近也沒有道觀,所以一般不會有道士的出現。
道士是出世之人,出現在生活氣息極重的集市里,所以看起來稍顯奇怪。
不過大家也只是看了一眼,何維同與小司藤這奇怪的組合,然后便不再管,這個時代,普通人哪里有時間管別人,大家都是各掃門前雪。
何維同也沒有多留的意愿,他帶著小司藤橫穿小鎮。
不過就他們快要走完這條主街,進入小巷,走出小鎮的時候。
何維同目光突然被一個人吸引了去。
那是街邊的一間布鋪,賣成衣,也賣布匹。
店中的生意還算可以,男老板正在給幾位顧客介紹商品,而柜臺后的女主人則是笑著看著自家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