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爺,信中所言之事,確實存在。以我大明江南之地來說,煤礦不多并且開采耗費很大,運輸不便,即便運輸方便,耗費也很大,成本就會很高;而薪碳主要在杭州、湖州兩地生產,再運到其他地方售賣,數量也不是很多。普通百姓之家,只能以秸稈或者蘆葦作為燃料,燒水做飯。一些用燃料的大戶,比如制鹽、鐵、燒磚、瓷,的確存在缺少燃料的情況,但像秸稈、蘆葦、木柴一類的燃料,一年兩季都會有,而且源源不斷,所以信中所言之事,孫兒覺得有所夸張。”朱瞻基居然能快速的組織信息,還分析的頭頭有道。
聽了朱瞻基的分析,朱棣禁不住點了點頭,能有自己的見解,不盲信,是一個合格帝王應該擁有的品質,兼聽則明啊!“不錯,有自己的見解,很好。”
聽了朱棣的贊賞后,朱瞻基長舒了一口氣。
“你對信中所言,秸稈都被燒了,無法用來養殖牛羊之事,如何看待?”朱棣又開口問道。
“皇爺爺,這事我覺得言過其實,據我所知,普通百姓家養牛、養羊,都是讓他們自行到田間吃草,也沒見餓著牛羊啊!”朱瞻基倒是有自己的見地,只不過他沒見識過后世的規模化養殖而已。
“瞻基,你只看到了百姓,可沒有看到朝廷啊!”朱棣從御座之上站了起來,背著手朝殿外走去。
“還請皇爺爺指點!”朱瞻基趕緊跟在后面,亦步亦趨。
“朕數次想擴大騎兵規模,都因草料不足而夭折,朝廷為了保持現在的騎兵,御馬監每年要從遠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民戶中調集草料,而江南等地卻無草料可調。朕一直以為江南人多地少,七分水三分田,沒想到根子在這里啊。”朱棣眼睛看向遠處的天空,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皇爺爺,您讓我去涿州看看吧!如果無間地獄火真的有這么厲害,那么江南就可以有很多的草料,騎兵規模就可以擴大。”朱瞻基心心念念的就是去看看秦睿這個奇人。
朱棣早就看出了朱瞻基的本意,對于朱瞻基這個孫子,朱棣可以說傾盡全力的培養了。
據傳說朱瞻基出生的那天,還未起兵造反的朱棣做了一個夢,夢到了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并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大圭是古代皇帝所執的玉質手板,象征著無上的權力。
等朱棣醒來聽到朱瞻基出生,聯想起“傳世之孫”的話,他就認為這是上天在給他暗示,只有自己做了皇帝,朱瞻基才能使傳世之孫,這就更加堅定了朱棣起兵造反的決心。朱瞻基出生三個月不到,朱棣就舉起造反大旗,開始了靖難之役。
等朱棣做了皇帝之后,親自挑選解縉、金幼孜、楊榮等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教授他文才方面的知識。至于武略,朱棣則直接自己上手,征伐漠北之時,將朱瞻基帶在身旁,培養的勇氣和膽略,在平時也常帶朱瞻基,離開京城去狩獵和進行軍事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