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聽得出來秦睿這是在揶揄他,也不以為忤,畢竟他坑了人家秦睿。
兩人坐下來之后,將工匠領頭人叫了來,開始討論起無縫鋼管生產的可行性,在得到了明確的答復之后,朱瞻基心頭大喜,準備帶著這群工匠們回應天府。
秦睿怎么可能答應呢,放著這么好的工匠不用,豈不是對不起自己。于是秦睿用三十瓶“頂級”醉仙釀的代價,留下了一半工匠。
所謂頂級醉仙釀,就是瓶子稍微好點,因為現在制造的玻璃瓶,質量參差不齊,秦睿當然會利用這點來做文章啊,他還嘗試著往加不同的元素,期望燒出不同顏色的玻璃瓶呢。
秦睿精挑細選了50個玻璃瓶,灌上了酒,準備以每瓶50兩的價格出售,結果被朱瞻基打劫了一大半,心疼不已。不過能換來十多個頂級工匠,也是劃算的。
朱瞻基在北平,喝過醉仙釀,除了醇香一些,也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架不住醉仙釀名氣大啊!看到30瓶“頂級”醉仙釀后,眼睛都放光了,光看瓶子,潔凈無瑕,猶若水晶,里面的酒晃動之后,能看出明顯掛杯的樣子,一看就是窖藏多年,有歲月的沉淀,想來定是綿柔醇厚,極品佳釀。
朱瞻基的第一想法就是把這酒獻給他爺爺——永樂皇帝,朱棣是馬上皇帝,極其好酒,對這種極品佳釀肯定會非常喜歡。
這交易雙方都很滿意,雙贏啊。
朱瞻基臨走之后,秦睿請朱瞻基幫忙搞幾艘船,他準備到占城、安南等地去買米,嚴格意義上不是買,是換。出錢是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的!讓秦睿出錢買大明之外的東西,打死他都不愿意。
至于用什么換,他還在考慮,酒是一個選項!后世的秦睿,旅游去過越南,喝酒成風啊,大街上的小酒館,時時刻刻都有人在喝酒,尤其是啤酒,低度白酒和果酒他們也喜歡。秦睿正愁做肥皂的副產品甘油沒處用呢。
三爺爺終于下定決心了,把造肥皂的這項產業交給老大秦仁孝了,這點無可厚非,在這年頭,嫡長制度的威力還是很大的,家業傳給老大這是規矩。朱元璋隔代將位子傳給朱允炆就是一個例證。朱棣想把位子傳給朱高煦,遭到以文臣為代表的儒家勢力的抵制,所以才不得不繼續讓朱高熾做太子,也是一個例證。
肥皂好造油難買啊!這年頭大多數人家都是缺油的。明朝的油品類繁雜,食用油有胡麻(芝麻)、萊菔子、黃豆、白菜籽,蘇麻、莧菜、大麻仁等品類,桐油、柏油、蓖麻子、樟樹子也有,動物油多是牛油、豬油、羊油等。品類是繁多,但是產量低啊!
肥皂需求量最大的就是油脂,各類油脂都可以,秦睿之所以想大規模種植棉花,就是因為想一物兩用,棉花可以做衣服,棉花籽可以榨油。
為了說服姜士坊,秦睿可是用盡了心思。雖然他現在是六品的工部主事,連件官衣都沒混上,當日朱瞻基這是幫他辦理的官憑,對于官衣、官印這種事他是不會在過問的。而秦睿本人對自己當官這件事,壓根就沒認真過,封建社會的官,不當也罷!搞不好滿門抄斬,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