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國內外之形勢,為了激勵民族之士氣,軍隊之斗志,也為了阻止常凱申投降和繼續搞摩擦,總部決定展開一場或幾場大規模的戰役。
當時常凱申有四怕:“一怕日寇亡中國、二怕共(防和諧)產黨成氣候、三怕地方軍勢力超過中央軍、四怕英美不滿意。”畏首畏尾,瞻前顧后。
國工兩黨貌合神離,加上國民(防和諧)黨組織力度稀爛,在抗戰之前,根本難以真正的指揮各地的武裝,以至于在抗戰時期都有不乏借日軍之手消滅地方軍閥的行為。
徐州會戰結束后,常凱申給地方軍的彈藥補給竟然公然索要錢財來購買,堪稱是聞所未聞之奇觀。
你問怒拳而何握?
因為我不想像豬狗一樣低賤的活著!
因為,我受夠了東躲西(防和諧)藏的日子!
因為,我還知道,這里是我的祖國!
潞城
“都聽著,主力去打鬼子了,老子也要去,這窩囊氣,老子是受夠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潞城縣人民武裝隊隊長在村口的鐘對著自己的隊員們說道。
在日據時期,潞城縣遭遇了殘酷的大掃蕩,僅僅是1938年5月-1940年8月,日軍對潞城縣展開了80多次的掃蕩,
“隊長,你說怎么辦吧,這狗娘養的小鬼子老子早就想干了。”潞城是日軍重兵駐守的城市,隊員們深受日軍之害,這仇怎么能不報。
“那好,拿得動家伙的都跟我走。”隊長一聲令下,潞城縣縣大隊300多人,帶著僅有的70多條槍和兩百多支(把)長槍、大刀、弓箭、梭鏢出發了。
不僅僅是潞城縣,壺關、井陘、平順、武鄉等等100多個縣的縣大隊和地方武裝及所有受夠了日本人氣的中國人都投入到了這場振奮人心的戰役中。
總部預計只是在正太線同蒲線上打5-7天,發動22個團,但是實際上也并沒有限制其他部隊投入戰斗,因為“這本來就是我們的日常工作,軍委也不會反對”。
于是戰役剛剛發動的第三天也就是8月23日,就已經有103個團共20余萬人投入了戰斗,并且有不少于這個數字的民兵、老百姓一起自發投入在了這個縱橫上千公里的大戰中。
幾十萬人自發的攜帶著簡陋原始的武器,穿著破舊的衣服,背上干糧,在鐵路線、公路線、據點、城市周圍的鄉村、小路上展開了廣泛的擾襲戰、破襲戰、麻雀戰,一時間各據點頻繁告急。
百團大戰不是某一個人某一級指揮部發動的戰役,他是所有山西、河南、河北所有抗日軍民共同創造的奇跡,總之山西、河南、河北在內的華北抗日根據地都打成了一鍋粥。
19日夜22:00
“我命令,129各部按照預定時間,于20日凌晨零點準時沿正太路展開全面破襲。”師長正式下達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