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不知道打的怎么樣了?總覺得潞安的那個36師團不會太過安分,可周圍現在只有一個第二縱隊,裝備還不好,到時候怕是自己也得上戰場,這年頭不想打仗是真難。
22日清晨,日軍又卷土重來,這一次片山將滯留在陽泉的四百退伍兵也武裝了起來,以總計六百余人的兵力,再度向一營陣地猛攻,因為一營的陣地正面的地勢相對比較平緩,便于日軍發動火力優勢,才把一營陣地當做主攻方向。
雖然挖好了貓耳洞,但是日軍的精準射術依舊給一營帶來了巨大的傷亡,參謀長盧仁粲不放心,就帶著警衛員來到了一營的指揮所,這時候他們剛剛擊退了敵人的一次進攻,就在營長向盧仁粲匯報情況的時候,日軍有開始發動新一輪的攻擊。
這時候天又開始下起了暴雨,工事里的雨水很快就沒過了小腿,即便是站在凳子上布鞋也浸泡在了水里,讓戰士們非常心疼,才換的新步鞋,就泡在了水里。
于是有戰士心疼鞋干脆把鞋脫了,光腳站在泥水里,可是山西的土地多石子多酸棗刺,泥水里當人也有這種東西,腳很快就被扎出血點,然后被連長罵了一頓:“不要犯糊涂,鞋再值錢,也沒人命值錢。”
這個工事和歷史上的跪式戰壕不一樣,而是板凳戰壕,什么意思?就是人站在板凳上才能向外射擊,這是和川軍學的一招。
日本人個子矮,把戰壕再挖深一點,撤退的時候把凳子帶走或者聚在一起炸掉,就算是日本人沖進來,等他跳進戰壕就出不去了,必須兩個人互相幫助才能出來,戰場上多這幾秒鐘往往就是克敵制勝的機會。
戰士們頂著雨水和炮彈炸起來的泥漿站在水里默默地注視著敵人,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暴雨也給日軍的進攻帶來了不便,道路又濕又滑,進行戰術躲避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腳底一滑滾下山坡。
200米、150米、100米,70米。
“開火!”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輕重機槍一起開火,陣地上騰起一股股水汽,手榴彈也如同雨點一樣向日軍飛去,但是在日軍的反擊下,一營傷亡同樣很大。
陳曦連知道這時候一營壓力太大了,得反擊一次來遲滯敵人的進攻,讓一營喘口氣,于是把769團三營的教導員孫澤高叫來說:“你帶一個連,從側面打一下,減輕一下一營的壓力。”
“是。”孫澤高得到命令后迅速帶人運動到了日軍的側翼,而后發動了突然而猛烈的攻擊。
日軍完全沒有防備,平時都是他們突襲別人的側翼,沒想到別人來襲擊他們的側翼,頓時亂成一片,紛紛向山下潰退,逃跑的時候還有不少人摔在地上成了滾地葫蘆,引得戰士們一通哄笑。
陣地上也開始燒起十幾口大鍋,陣地上除了必要的警衛因為有雨衣舒服一點之外,其他人都進了高于地面的貓耳洞,雨下的這么大如果沒有點熱湯,以八路軍戰士的體質,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感冒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