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太好了,我可好久沒吃過白面了,上次吃還是8月份在你這吃的呢。”老總表示這個可以有。
一路往機場里走,干部們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東看看西看看,怎么看都覺得新鮮,無論是機場警衛身上的衣服還是武器都讓他們產生了濃濃的好奇。
隨行的人員有一百多人,大部分都是負責保衛工作的警衛部隊,他們看著警衛們的武器,那可是饞壞了,本來他們都是配著雙槍,一把長槍一把短槍,那可是標準的精銳部隊啊,可到了這才發現,自己這點裝備真不夠看。
“這位同志,你這槍叫什么名字啊?”帶隊的警衛連長龐英看見好槍就走不動道了,于是對站崗的警衛好奇的問道。
“首長,這是索米沖鋒槍,正式名稱為M1931式,該槍重4.6公斤,槍長0.87米,口徑9毫米,供彈具為25發直彈匣或40發彈鼓,也可以使用70發大彈鼓,有效射程200~300米。”警衛轉身敬禮回答道。
在戰爭蘇芬戰爭初期,芬蘭軍隊裝備的索米沖鋒槍比例約為每44名士兵才裝備一支。但配合著芬軍機動靈活的戰術運用,有限數量的索米沖鋒槍在防御作戰和叢林、山地游擊戰中給了蘇軍沉重打擊。
幾乎蘇聯出版的每一部關于這段歷史的著作,都給予索米沖鋒槍和使用該槍屢創蘇軍的芬蘭滑雪機動部隊以濃墨重彩的描述,如果說他有缺點那么一定是造價太高。
“好家伙,70發子彈啊,3個捷克式彈匣才60發子彈啊。”龐英驚嘆道。
“是啊是啊,而且還輕啊,比晉造的湯姆遜還輕啊。”旁邊的戰士也說道。
現在國內的武器太雜太亂了,美國的、日本的、英國的、德國的、法國的、瑞典的、意大利的、奧地利的都有,反正一戰時期到拿破侖時期歐洲的武器基本上都能在中國找到。
萬國造嘛,那不是說說而已,如果沒有王立的供應,此時八路軍只有馬步槍不到十萬支,可人有多少?四十萬啊,八路軍總部一再強調人槍比不得高于四比一。
就這種情況下,還管是不是雜牌的,又把槍用就已經是美得不行了,一些民兵除了隊長有把膛線都磨平了的漢陽造,其他人能混把獵槍就已經很開心了,老兵們認識一些武器再正常不過了。
“能給我們看看嗎?”龐英試探著問道。
“這個不行。”警衛為難的說道:“我們機場有保衛條例,不能把自己的武器交給別人。”
“那就算了,畢竟還是要遵守紀律的。”龐英雖然很眼饞,但他也是參軍五年的老兵了,知道紀律的重要性。
“謝謝理解。”警衛敬禮說道,說完就轉身繼續警戒。
“連長,給我們準備好休息的地方了。”一個戰士在遠處喊道,龐英聽到了雖然很不舍,但還是得走啊,那幾乎是一步三回頭啊,舍不得啊。
王立的窯洞里,火灶已經燒上了,屋子里還算是暖和,王立喜歡喝水,他這里每天都有客人,所以水壺里總是備著一壺熱水,這時候倒是起了作用。
“坐,我給你們倒碗水。”王立拿著水壺和三個土陶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