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到底!”
“弄死清水利一這個狗娘養的。”
“把他剁碎了喂狗!”
一時間群情激奮,恨不得立馬就插上翅膀飛到昔陽縣去干掉清水利一這個萬惡的特務頭子,用他的腦袋來祭奠死難的同胞,連呼嘯的西北風也被這一股股聲浪給壓了過去。
“抗戰不是喊幾句口號,不是講幾句大話,是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干出來的,是一穗玉米、一尺麻布、一顆子彈填起來的。
我知道你們有很多人恨不得拿把大刀去小鬼子拼命,看不起在后方種地的工作。”王立擺了擺手示意安靜一下,到底是八路軍啊,紀律最重要,雖然一肚子火氣,可是還是安靜了下來。
“為什么我們任人欺凌?為什么不是我們欺負別人?因為我們弱小,因為我們落后,我們連飯吃都不飽,落后不一定要挨打,可是我們又落后還又富有,就注定了要挨打。”王立回憶一樣的說道。
“曾幾何時,我們也是天朝上國,我們也是世界中心,遠在漢唐我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我們血液里流著衛霍的余勇,留著寇可往吾亦可往的雄心,留著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的血氣。
可后來,不是了,滿清的統治者一昧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里無法自拔,直到鴉片戰爭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光緒皇帝才驚呼:‘兩支夷船不可擊退,一無是處無外乎輕視外夷’,所以才有了洋務運動。
可洋務運動并不徹底,直到中山先生搞民主革命才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原來我們已經落后了這么多,我們今天在這里努力也是做貢獻,不必再前線的戰士們差,前線吃什么、用什么是由我們能種出什么,養出什么、造出什么來決定的。”
“現在告訴我,你們去前線能干什么?啊,告訴我。”王立大聲質問道:“中國現在有幾百萬部隊,可是吃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我們吃的是雜糧野菜,拿著的是幾十年前造的槍,怎么能打得過日本人?所以我們今天的奮斗就是為了能讓前線的戰士們吃點好的,穿點好的,用點好的。”
“部長我們明白了。”一些平時吵著要上前線的同志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默默的說道。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老祖宗都明白是道理,你們真的懂了嗎?”王立繼續問道,常言道勸將不如激將啊。
“懂了。”臺下的戰士們大聲的回答道。
“懂了就好,我今天把話攤開了說,今天,我們吃一頓米粥,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讓你們嘗點甜頭,明白明白,這細糧就是比雜糧好吃,以后再想吃,那就等著什么時候前線的人吃膩了再說吧。”王立適當的放松了一下,一張一弛才是道理嘛。
“好了,再說下去就要糊鍋了,大家找個避風的地方吃飯吧。”王立宣布解散道。
“還說你不會講,你講的不錯嘛。”陳部長在一邊笑著說道。
“哪里哪里,拾人牙慧罷了。”王立不敢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