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雖然我們收集到了不少的布匹和羊毛,可是我們要想把他們變成鞋子、衣服穿在身上,變成被子蓋在身上還需要幾個過程。
所以我要求你們,放下鋤頭操起織機,和技工們學習紡織技術,做一個紡織能手,在這個過程中,干部不要有驕傲自滿的心態,要虛心學習。”王立在紡織廠剪彩儀式上是這樣說的。
說是廠房,其實八路軍當時就是南泉委挖出來的幾十孔窯洞,沒辦法,還是窮啊,窯洞制造簡單,幾乎就是現成的,出點勞力就行了,這會勞力最不值錢,管幾頓飽飯就行了,再說了有幾米厚的土層不怕飛機轟炸,也挺好的。
王立從各方籌集了一百四十多臺紡機、織機,又買了二十多臺的新舊縫紉機,加上各部隊和自己從系統采買的棉花、苧麻、棉布、麻布、羊毛,加上從各地調來的幾十個婦女,紡織廠就這么開了。
工廠分設三個,都有獨立的漚麻池、粗選車間、精選車間、羊毛漂洗車間、坊線車間、紡織車間和成衣(成鞋)制造車間,除此之外還會將處理好的布料交給婦救會制衣,八路軍出一定的報酬。
和其他的工廠開設之初面臨的問題一樣,技術儲備差、設備稀少且落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原料稀缺,尤其是沒有什么照明設施,現在沒有那個條件只能是人適應適應了。
窯洞里沒有做光面處理,也沒有推大白粉刷過所以吸光比較厲害,本身就黑,又是冬天,這個時候不僅晝短夜長,而且太陽光真正直射進入窯洞的時間也就那么三四個小時。
加上窯洞的窗戶普遍小,能真正看得清的時候也就六七個小時,其余時間根本看不清走線,導致了經常會出現線走著走著就歪了的情況。
“照明的問題,還是需要你這個大科學家解決啊。”王立癱坐在椅子上說道。
“我說,你能不能正經點啊,好歹你也是咱們農業部的部長,你這幅德行這說出去了,咱們農業部的同志還怎么見人啊?”曲萬里抬起頭就看見了王立葛優躺在他的凳子上,捂著額頭一時間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啦。
“老曲你別管我的事情,你這個電石燈究竟快不快,卷煙廠、紡織廠、陶瓷廠這些個廠子都等著你這個電石燈呢。”王立掏出煙自顧自的點上,吐了個煙圈問道。
“馬口鐵現在我們不能造,這個你得去先找鐵廠的人,什么時候鐵廠能大規模供應馬口鐵了,什么時候這個燈就能大規模生產了。”曲萬里摘下自己的眼鏡擦了擦然后說道。
“你的意思是這個電石燈已經可以造了?”王立驚喜的說道。
“還不行,起碼大規模制造還不行,一來,這個電石燈需要不少焊接的程序,我們不能造焊條,所以這東西只能靠繳獲,而且日軍外出作業攜帶的焊條也不會很多,進度要慢很多;二來,我們沒有那么多焊工,只能是慢慢培訓了。”曲萬里擦好了眼鏡之后緩緩說道。
“你和陳部長都是一個說法,不是這個不夠,就是那個沒有的,真是掃興。”王立郁悶的抽了幾口煙說道。
“你也是喝過洋墨水的人,應該知道,工業技術向來是越高級技術鴻溝越大,老王啊你太心急了,我們要短時間內吃透資本主義國家兩百年來發展出來的技術,這不現實。”曲萬里拿著電石燈走到王立身邊:“來試試看,咱們第一個燈就給你這個部長先用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