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是八路軍只盯著棉花一個勁霍霍,當初但凡可能進行硝化反應的東西都試了個遍,蘆葦、麥秸、稻殼、米糠、桑紙、草紙都試過了,連長得差不多的羊毛和柳絮也試過了。
最后得出結論,除了羊毛的成分為角蛋白不能積極的參與硝化反應外,其余的樣本雖然可以進行硝化反應,但纖維不是太粗,就是太細,要么反應不均勻要么反應過頭,最后定下了使用棉花這個艱難的決定。
“你那個火箭彈造的怎么樣了?”王立比較關心的這個,主要是飛雷炮這玩意太敗家了,準頭不咋地不說,用火藥還賊多,以至于很多部隊明明知道這玩意制造非常簡單,但就是用不起。
“這個尾流自旋技術,需要把噴焰口調整到一個特定的角度,我們暫時不太清楚這個角度究竟是多少,只能慢慢實驗了。”沈廠子也是很無奈。
誰都知道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夠承受巨大膛壓的笨重炮身和炮閂,也沒有后坐裝置,而且火箭炮能多發聯射和發射彈徑較大的火箭彈,它的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襲性好,但射彈散布大,因而多用于對目標實施面積射打擊。
這種武器比起身管炮最大的優勢就是制造技術相對而言低,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和飛雷炮一樣,不能夠執行精準打擊任務,可就算這樣又怎么樣?
火力又強制造水平又低,這么好用的武器,誰不想要啊,可是炮架造好了,這玩意并不難,不需要多大的膛壓承受能力,炮管很好造,可到了炮彈的時候就壞菜了。
沈廠子很是心疼的說:“目前為止,我們實驗的結果是30°-35°角之間,花了我們七百多斤黑火藥。”
“別那么摳搜嘛,等有錢了我撥你幾十噸梯恩梯。”王立也學會了吹牛逼不打草稿的樣子。
“別以為我不知道,現在你連馬都騎不起了,你是騎自行車來的。”沈廠子毫不猶疑的懟道。
“嘿,你這狗日的,罵人不揭短不知道嗎?”王立忙忙碌碌的說道。
這養馬是騎馬是兩回事,養得起未必騎得起,馬力消耗過大,就需要額外貼料,這就意味著花的錢更多啦,王立現在有點后悔收了這么個大爺。
“這不是你先說大話的嗎?”沈廠子白了王立一眼,本來他找王立就是想混點經費,巴巴的跑了上百里地,結果王立這里因為搞工業支出有點超支,他這里也沒錢。
“算了,不提了,這個迫擊炮最大射程和最小射程是多少?威力多大?”王立擺了擺手,撇開這個問題,問正事。
“這個比60炮要小得多,比擲彈筒稍大,最小射程是90米,最大射程是410米,有效射程為270米,爆炸半徑為0.7米,毀傷半徑為1.6米,破片殺傷半徑為8米。”沈廠長不假思索的念出了這個數據。
“射程比起十年式擲彈筒要強,但不如八九式擲彈筒啊。”王立有點發愁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