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王立掏出一個鐵盒子,里面放著一些煙葉和一疊裁好的日本宣傳報紙,還挺用的拿來卷煙抽很好嘛,從里面拿出兩張紙來,把一張遞給了張克為:“來嘛,味道也不錯。”
山西本地煙是炒煙,與南方的烤煙,西北的莫合煙有顯著的區別,是煙葉曬干之后切碎用麻油炒出來的,苴麻是中國傳統麻布的主要原材料,種植極為廣泛,而且麻油比豆油香,適合用來保濕。
可炒煙是有缺點的,一造價比較高,要用到麻油,二就是王立說得,只是剛炒出來很香,放一段時間麻油揮發掉就和莫合煙一個德行了。
所以這個時期八路軍主流煙葉是莫合煙,便宜,陰干切絲就可以了,就算這樣其實絕大多數戰士抽的煙都是煙袋鍋子,是八路軍戰士們的主要武具之一。
就算這樣,也常常沒有煙抽,只能向房東民運一點,可總不好意思老是問人家要,就衍生出了用油性和適口度較高的芝麻葉子或者苦菜葉子抽的情況,實在沒有這兩樣,桃樹葉、榆樹葉之類油性較高的樹葉也不是不可以抽的。
和煙袋鍋子一樣重要的是一個手電筒,可以用來裝鹽,干電池用完電也就成了廢品,只能拿來裝鹽了,其實主要是因為密封性好,加上是鐵器不容易壞,還一個小包用來放針線一類的雜物,八路軍長時間處于轉移狀態,全副身家都在身上,連棉被都長時間在身上背著。
“你這么也開始抽這煙了?”張克為有些奇怪的問道。
“也一樣嘛,都是卷煙,這個咱們自己能產,用麻油抄的就是有個缺點,剛剛炒出來香,放幾天就不太好了。”王立卷煙的手抖了一下,然后笑了笑:“我煙癮不小,還是自己卷為好啊。”
“自力更生,非常好嘛。”張克為沒多問,這東西沒必要多問。
“你這不行啊。”張克為看著王立卷出來的煙,一點都不嚴實,一點著根本吸不動,于是拿過來教他:“這卷煙啊是有技巧的,你看煙絲不能放太多,太多卷不好……”
張克為一邊解釋一遍給王立卷煙,這時候王立突然想到:“你說咱們要是做一個小一點的手動卷煙機,不用卷太快,能供十幾個人抽就行了,你說能不能行?”
“可以,我在北平的時候見過這種手動卷煙機。”張克為不由得陷入了回憶。
當時,他走過一個路口的時候,看見了一個身著破舊棉衣的十二三歲的孩子,渾身都是污泥,頭發都打了結,坐在一張麻袋上在那拿著卷煙機卷煙。
速度還不錯,能有一分鐘十幾根的樣子,他還買了一點,就是這種手卷的煙,缺點很多,最嚴重的那就是抽著抽著就燙到手了,表面上還有很長一段的背面其實已經燒出去很長一段去了。
“其實,不只是小機器有這個問題,就是外面買的哈德門、老刀牌也一樣,自己拿紙卷著抽也常常燒到手。”張克為作為一個老煙槍,如數家珍一般的數著各種卷煙的好壞,將卷好的煙卷兩側擰緊遞給王立。
“搞點煙也能賺錢嘛。”王立在石頭上擦著火柴,給兩個人點著,又想到了火柴,這會的火柴可不是安全火柴是能在粗糙的地方擦著的,因此自然的情況數不勝數。
而且,由于火柴盒既費錢又費工,很多火柴的稱斤散賣的,沒有盒子,就是到了1955年很多地方還在散賣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