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給他們,給他們找點事情,免得天天就會盯著正府的那些不好的地方。”常凱申摸了摸自己光頭,一臉的不耐煩。
“那總裁,我就給他們批了去了。”陳果夫詢問道。
陳果夫本名祖燾字果夫,是辛亥革命領袖陳其美之子,與其兄弟陳立夫并列為二陳,二人都與常凱申關系密切,號稱“CC系”,是派系林立的GM黨內部一個重要的派系。
常凱申之所以把他掉到身邊還是為了制衡自己的學生胡宗南和陳誠,胡宗南是黃埔一期領袖有“小黃埔系”之稱,在中央軍內部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孔祥熙還曾想把自己的二女兒嫁給他,可是自己女兒不愿意嫁給快比自己親爹還大的人于是事情就作罷了。
而陳誠則是“土木系”的領袖,所謂土木系指的是土拆為十一,木拆為十八,十八軍和十一師都是親近他的高級軍官。
解放戰爭時期當過軍令次長,還主持過東北戰事,可自北伐之后他就再也沒打過仗,戰術水平只停留在北伐時期那種順風浪逆風投的那種簡單水平,然后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輸出二點五,當時杜聿明都沒能挽回的敗局,他就更不行了,連吃敗仗后,只能稱病回家養老。
除此之外還有號稱“何婆婆”的何應欽也算是一個派系,當然他雖然看似位高權重,實則連一個師長的認命都需要詢問常凱申的意見,是名副其實的空桶子,加上性格優柔寡斷,要不是這樣也不會號稱是“婆婆”。
西安事變時期,這位想要武力營救,賀衷寒這個學生領袖就代表黃埔學生表示支持,可他優柔寡斷結果一拖就拖到了常凱申又回來了,把他訓了一通從此變成了“何婆婆”,賀衷寒這個倒霉蛋也就被流放離開了權力中心。
除了中央軍派系外,還有馮玉祥的原西北軍、張漢卿的原東北軍、李、白二人的原桂軍、劉湘的川軍,當然這些人都是雜牌軍算不得在權力中心。
“去吧,給他們多批點錢,免得他們太閑,就知道罵人。”常凱申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個事情對他來說并不是壞事情,能破財免災也是好的。
在常凱申眼里,這種人一天天的不干正事,就喜歡罵人,罵人能有什么用啊?你不干事情,也什么也改變不了啊。
民國時期的文人啊,有時候是真的煩人,可是偏偏不論是北洋時期還是GM黨時期,還就得把這人供起來,沒辦法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資格很老的革命前輩。
甚至馬寅初認為自己說常凱申的老師那一輩,常凱申都捏著鼻子忍下了,像是張伯苓、趙元任這些文人自從撤到了重慶,教學之余最喜歡干的事就是噴人。
這些人膽子大的很,逮著誰就敢噴誰,包括他的小舅子宋子文和連襟兄弟孔祥熙,這倆人本身屁股不干凈,而常凱申的底線呢就是只要你們不和GC黨眉來眼去的,我就當做是蚊子叫了。
而后,這個事情就變大了,整個文化界沸騰了,然后就開始找王立這個始作俑者,并且邀請王立來重慶共商大事。
王立對于這個事情不感興趣,而且也不敢去重慶啊,去了那他還能回來嗎?一查,好的親共份子,再一查,好家伙是GC黨員,還敢來公開來重慶搞宣傳,直接槍斃。
可是他也有辦法,他的回電是:“我要在抗戰第一線做貢獻,如今之局勢,余等軍人除了為國而死,已別無他法,況我才疏學淺,不足以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