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他卻突然有了野心。
不說高中狀元,好歹也得考個進士吧?
不覺間,年關到了。
這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城里張燈結彩,鞭炮聲聲,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朱爾旦閑來無事便去走親訪友,也或是在家中接待親友,這也是過年的傳統規矩。
這天,一個叫宋光林的朋友到訪,閑談之時無意中提到了一個名叫吳曉怡的才女。
“她的爺爺以前在京城做御史,父親也做過官,她自幼耳濡目染,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皆通。
只可惜命運不濟,十五歲訂了一門親事,結果還未過門未來的丈夫突患疾病而亡。
十七歲時終于出嫁,哪知成親沒一個月,丈夫在外被強盜洗劫一空不說,還殺人滅口……”
聽到這里,朱爾旦不由笑道:“我聽說過此女,都說她是克夫命,所以后來一直待在娘家。”
“沒錯,算起來她今年都二十一歲了,聽說偶有媒婆上門,但介紹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棗,氣得吳老爺失態大罵那些媒婆。”
朱爾旦點了點頭:“這也能理解……對了宋兄,你提她做什么?難不成你對她有什么想法?”
宋光林苦笑著搖了搖頭:“說起來,我也是無意中見了她一面,著實是個難得一見的佳人,堪稱才貌并重。
只可惜……小弟家境一般,而且已有妻子……”
朱爾旦笑道:“那要是門當戶對,恐怕你也不會有娶她的想法了。”
“哈哈哈,朱兄言之有理,只是,小弟有些替她可惜罷了,好好一個美人兒,怕是要孤苦一生了。”
這事聊過也就罷了,朱爾旦并未放在心上。
哪知,緣分就是如此莫名的奇妙。
上元節這天傍晚,城中百姓紛紛涌上街頭閑逛,看煙花、賞花燈、猜燈謎、看雜耍……
朱爾旦與幾個好友興致勃勃一起放河燈,猜燈謎,不時再吟上幾首詩詞作樂,可謂其樂融融。
轉到一處石橋邊時,朱爾旦的眼光突然定住了。
橋上,一個年約二十,身美貌女子倚在橋欄邊,神情落寞地看著河中漂游的河燈。
身側站著一個丫環,似乎也在走神。
那一瞬間,朱爾旦感覺自己的心跳開始加速,不知為何他有些心疼橋上的那個女人。
或許,她在思念什么人?或是有著滿腹的心事?
“爾旦,走啊,你發什么愣?”
“哦……”
朱爾旦回過神來,跟著前行了幾步,卻又停下來道:“要不你們先走,小弟去看看娘子在做什么。”
“她又走不丟,再說你家丫鬟不也一起的么?”
“沒事,我去找找看,一會來找你們……”
甩脫了幾個好友之后,朱爾旦卻又悄然返回,躲在人群里盯著那個女子看。
過了一會,女子與那丫鬟一起離開石橋,沿著河邊緩步而行。
朱爾旦裝作欣賞河燈,遠遠地跟在后面……
本想上前搭訕,卻又鼓不起勇氣。
畢竟從對方的年齡、裝束、發飾等方面來看,那女子顯然是成過親的。
無緣無故的上前搭訕,萬一被人當作登徒子,再臭罵一通,那多沒面子?